陈清河/远距是未来趋势?数位落差困境才刚开始!
5月19日全面提升疫情警戒标准至第三级防疫措施,一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在这个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打乱许多生活的常规与秩序,众人在生活习性与行为的明显改变,应该就是「网路逐渐替代马路以及线上快速替代线下」的生活情境。
虽然通讯科技的工具确实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常态的沟通模式也随之调整。为了配合防疫的需求,让众人开始习惯在手机或平板上对话,无时无刻都能上班上课,看似方便内心仍觉疏远,远距沟通的生活其实是更加忙碌。
基于居家学习与工作的个人化通讯需求,家中客厅的电视机逐渐被冷漠,有些家庭紧急采购的笔电与平板堆成小山;有些家庭却是每天困于面对网路频宽不够与数位工具不足的窘境。
▲宣布三级警戒后,WFH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akutaso)
过去许多场合都会听到,21世纪是网路社会决定数位社会的时代,如今因为疫情加速实现此一人类视为乌托邦的情境。然而整体资讯素养的推动,由于居住环境、教育程度、年龄层级与家庭传承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让实体社会潜存着数位落差的现象更为明显。
千禧年之后,各国为了满足数位工具的普及与宽频的汇流,积极透过通讯普及化、机会中心的政策路径,针对偏远地区、经济不利以及文化不利的特定族群,乃至偏高年龄层推广数位近用方案,期待尽快弥补弱势族群不足之处。协助提升数位科技与数位工具的使用能力,让民众在生活脉络、沟通情境或是学习路径都能跟上社会的步调。
然而经由这次疫情的考验,为了解决在宅工作与上线学习的需求,一些「不山不市的地区与不上不下的家庭」,反而成为推展远距生活的最大受害者,无形之中印证了,数位落差的议题不仅会发生于偏乡,其实「经济落差或职业落差」仍有密切的关联。
▲偏乡小学因网路不通,无法进行线上教学。(示意图/记者黄孟珍翻摄)
职业世代与空间世代的隐形落差
由前述的分析不难理解,1980年被提出的资讯穷人和资讯富人的观念中,为何强调数位落差不仅是科技因素,事实上也包含社会人文因素;其缘由就是基于新科技的出现所带来真正的问题,并非局限于工具的成效,而是在于科技是否真能促进整体社会的参与。
观察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诸多中低收入或劳动人口的家长,由于平日对数位工具的需求不高,如今碍于操作复杂度以及缺乏对各类软体的认识,面对小孩上线学习的历程,自然就会因难以融入只能处于焦虑与漠视的状态,无形之间让数位落差与家庭职业的世袭产生了微妙的扣连。
更可印证,数位落差的产生背景并非是个人可以选择要或不要,而是因为承担不起科技所带来的讯息使用权利与能力,都将衍生数位落差的缘由;面对此次疫情「停课不停学」的远距学习模式,众人为快速解决「网路普及资讯转换」的窘境下,反而突显家庭传承数位资产的困扰,更明显看到学校与家庭以及教师与家长角色的差异。
▲数位落差的产生背景并非是个人可以选择要或不要。(示意图/Aruba提供)
结论
从本文分析此次疫情发生后的现象不难理解,除了一些业务、研发设计、资通讯科技产业之外,实体校园或是企业体依旧是基于共同学习与工作所建构的恒常性场所。其实疫情当下,大家期待如何在线上学习或工作,只是过渡期的应变需求。
值得深思的是,过去这个月的防疫历程,如尝试对课堂教师的教学评量、学生在家学习以及同仁在宅工作的效益加以检视,相信会是大家所不愿面对的真相。
热门点阅》
► 少数族群面临疫情威胁 疫调人员「文化能力」不可或缺(李柏翰)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