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财产五五分不公平!《民法》修正 未来分配须考量「贡献度」
夫妻离婚财产怎分?在离婚时,夫妻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闹上法院,也未必得到公平判决。对此,华得联合法律事务所所长、婚姻律师吴孟玲于资深司法记者苏位荣主持的《行动法庭》节目上指出,在《民法》未修正之前,通常外遇者玩久就想回归家庭,回归未成又会诉请离婚,在法庭上,另一方总主张外遇者是如何「失能、失格」,法院却依旧裁决夫妻财产一人一半,并无酌减。
立法院于2020年12月30日三读通过《民法》第1030条之1修正草案,未来夫妻离婚或变更法庭财产制后,假使平均分配有失公平或一方对婚姻期间没有「贡献」,法院得视双方经济能力、子女照养等因素,调整财产分配或免除分配额,使离婚后财产分配更趋公平。
资深司法记者苏位荣主持的《行动法庭》于3月23日邀请吴孟玲、咨商心理师罗惠群,从立法院于去(2020)年底三读通过《民法》第1030条之1修正草案出发,探讨夫妻离婚在财产分配上该注意的事!
吴孟玲指出,在修法前,虽然法律规定夫妻可依「特殊案例」请求分配财产「酌减」,但在法庭上这权力就是法官的,自己就曾有当事人遇到另一半家暴、离家,当事人则辛苦工作养儿育女,之后当事人靠着理财赚了不少钱,但碰上外遇者想回归家庭,不成则诉请离婚,这时即便当事人向法庭诉说对方的失能、失格,法院还是裁决夫妻财产一人一半。
吴孟玲说,这种案例在法庭上应该不是少数,才使立法院酝酿本次修法。
怕财产分配缠讼?婚前协议是好方法
本次修法打破夫妻剩余财产「平均」分配的原则,并强调夫妻彼此在婚姻期间「贡献度」,吴孟玲则认为,「贡献度」可分为四方面:夫妻对家庭各种事物的贡献度、对家庭经济事务的贡献度、夫妻对家庭其他事务的贡献度,以及夫妻对财产增加的时间贡献度,而这四方面「贡献度」就涵盖婚姻中家务分工、养儿育女、收入等日常事务。
至于未来法院将如何依新法进行离婚财产分配?吴孟玲则自嘲,因为自己与先生都是律师,在婚姻中,妈妈或太太在家喊「累」会很有罪恶感,爸爸、丈夫返家喊累却是理所当然,甚至可能对孩子灌输「妈妈很懒」的观念,所以她打趣说,一但自己与先生诉请离婚,当法院传孩子出来作证,孩子一说出「我的妈妈基本上不太做家事」,那她就打输官司了。
为减少夫妻在离婚时的财产分配问题,吴孟玲提到,目前自己也在协助夫妻进行婚前协议与咨商,使夫妻能就未来财产规划先行协议,以及两家一旦成为亲家,父母赠与的财产应如何处理等事务,除了涉及到财务事项,吴孟玲也提到自己还遇过个案在协议中明订孩子要跟谁姓,就是要使夫妻未来不要为此产生无必要的纷争。
节目完整内容》
热门推荐》
► 【检举达人】检举三成无效!前交通大队长批「不懂交通法规」
► 想将钱变成喜欢形状?达人亲传网购撇步:选「有信誉」平台就对了!
► 福原爱江宏杰爆婚变 离婚诉讼怎打?律师提醒:台湾诉讼成本较日本低
► 【先进光惨赔大立光15亿】两方戏剧性和解 律师:合作赛局!
● 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