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医院开的药 感冒会比较快好?医师这么说

(示意图/Shutterstock)

又到了容易感冒的秋冬季节,不少人在一开始感觉「啊,我好像感冒了」时,会吞服市面上成药,过了一两天症状未解前往就医,吃了医生开的药后,「好像好得比较快。」《专业医师教你怎么正确看医生》一书作者日本消化道外科医师作家山本健人说,其实,「感冒药不是能治好感冒的药物。」以下是重点书摘

市售的药没有效,所以我来拿医院的感冒药。」每逢感冒流行的时期,都会有许多人因为那样的理由造访医院。我们医师当然会按照病患的期望开立综合感冒药,我也没有谴责此行为的打算。但是我一定会告诉病患以下两点:

• 市售感冒药与处方药成分几乎没有差异

• 感冒药不是能治好感冒的药物

一般来说,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成分种类几乎相同,只是非处方药的单次内服量内含的成分稍微少了一点点。世上没有只有医院才能开立的「感冒特效药」。不太可能会有病患觉得非处方药没什么效果,但换了处方药后就能感受到明显的疗效差距

反过来看,倘若吃了四、五天的非处方药,但仍旧持续发烧或咳得厉害,那有可能是其他本来就不该靠感冒药处理的疾病。这种时候,病患不是该去医院「让医师开立更有效的感冒处方药」,而是要去「确认是否为感冒以外的疾病」。因为病患可能罹患了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的其他疾病,必须先去医院排除这种可能性

第二点则非常重要:无论是非处方药还是处方药,感冒药都没有「能治好感冒的力量」。感冒药的目的是减轻感冒的症状。这种配合症状进行治疗的方式,称作「对症治疗」。

一般感冒药的成分有:

• 解热镇痛药(退烧、缓解头痛喉咙痛

止咳药

化痰药

• 抗过敏药(抑制打喷嚏、流鼻水

• 其他

也就是说,里面只有能减轻感冒引发之发烧、头痛、喉咙痛、咳嗽、痰、鼻水这些症状的成分。非处方药一般会利用各成分量的差异,让药品拥有「强力止咳」或「有效止鼻水」等特色。感冒药的「有效」,意思是能「减轻」这些症状,绝对不是「治好」感冒。

「早点服用感冒药,就能让感冒早点好」这样的讲法也不妥当。因为感冒药能做的就只有「早点减轻症状」。

我这样写,说不定有人会心想:「我曾有过早点吃感冒药,感冒就早早治好的经验!」

当某个人认为自己是「因为在刚感冒时就吃感冒药,所以才早早痊愈」,那很有可能是什么都不做也会在短时间内痊愈的小感冒。感冒是会自然痊愈的疾病,而且多久痊愈也会受各种条件影响有所差异,并不是早期吃药就能早点治好。

「能治好感冒的药」并不存在吗?

感冒大部分都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所以如果有「能治好感冒的药」,那就必须是「能消灭感冒病毒的药」。遗憾的是现在并没有那种药。「好好与感冒症状和平共处,同时靠自己的力量治好感冒」才是正确答案

「靠自己的力量治好感冒」也就是好好吃饭且确实地摄取水分,不勉强自己并好好休息。每每从医学角度讨论感冒的正确治疗方式,一定都会得到这种露骨而直接的结论,不过这就是事实

当然,症状明显与从前的感冒不同的状况,或是有慢性病高龄者、免疫机能低下的人、不满三个月的幼儿高风险者则是例外。因为可能是罹患了与感冒非常相像的其他疾病,或是感冒恶化引发肺炎等疾病。别硬是要靠自己的力量痊愈,向医师咨询吧。(编辑梁惠明

(图/商周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