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产》少子化+高龄化 两代宅与单身宅渐崛起

政大商学院信义不动产研究发展中心鉴于台湾人口结构的快速转变,举办「人口与家庭变迁下的住宅市场」论坛。若从人口与家庭结构趋势看住宅需求,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文山指出,台湾家庭结构仍以夫妇与未婚子女核心家庭最多,但近十年家户规模逐渐缩小,而缺乏照护人力的家庭型态(夫妇、单亲隔代)大幅增加。两代家庭5年间呈增长趋势,三代以上大家庭型态逐渐式微,且随老年人口教育程度提升,老年家户也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在平衡生活隐私与亲人照顾之下,两代之间最理想的居住安排将是一碗汤的距离

其次,杨文山指出十年内全球独居人口增加了33%,台湾单身户的比例也相当高,单身的住宅需求将形成一股浪潮,未来的住宅社区以及都市规画应该要留意此一趋势。而台湾在少子高龄化之下,「极点社会」将成型,也就是人口将极端地集中在大都市,未来大都市基础建设的服务能量以及预应大规模灾害的能力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同时当人口迈入负成长的过程中,都市会面临「萎缩」,与其等待都市被动的缩小,不如主动「折叠」它,让都市公共资源的使用更具效率

至于人口对都市住宅发展课题部分,国立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教授彭建文表示,统计近10年人口净迁入最多县市包括桃园(19.7万人)、台中(7.4万人)、新北(5.3万人)、金门(4.87万人)、新竹县(4.07万人)、宜兰(2.65万人)、新竹市(1.69万人) ,不过也有不少区域人口呈现持续流出,人口的减少与高龄化对于住宅需求将产生量变与质变。未来住宅的消费性需求势必减少,而市郊的衰颓又会比市区来的明显,因此不应该再过度扩张都市计划区,政策也应该由鼓励拥屋转向提升居住品质

面对高龄化的社会来袭,彭建文建议人口政策,应积极调整移民外劳政策,而高龄化社会就更需要电梯设备、无障碍设施与强化日常生活照料等,国内高龄者住进安养机构意愿偏低,在家老化是种趋势,青银共居也值得推广。

梭梦创意总监、成大建筑学沈孟颖博士指出,早期集合住宅常见30坪与三间卧室格局,就是对应1980-1990年代台湾核心家庭为夫妇与2~3个小孩的型态。此外,台湾战后到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由早期政策导向的住宅设计,到兴建国宅的社区管理与空间区隔,以及住宅商品化之后开始探索使用者空间需求,种种的演变形成了现今台湾的住宅样貌

沈孟颖认为,过去因为深受「效率住宅生产模式」影响,导致台湾的住宅设计过于标准化而与人们实质生活需求相去甚远。因此未来住宅的空间规划,除考虑家庭人口容纳之空间大小外,格局的安排应该从家庭的生活方式与社会需求出发,重新思索未来住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