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救了我!25岁后体力走下坡 锻炼10%↑ 病情好一半

登山不只能够欣赏风景,还能提升下肢肌力。(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文/林青谷

你知道吗?台湾是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山地丘陵,不上山岳,对台湾的认识就失落一大块,我总认为登山应该是台湾人最常进行的国民活动才是。登山,除了是爱台湾的表现,也是一种爱自己的行动

体力、肌力止跌回升

在自然情况下,人的体力于二十五岁时达到最巅峰,之后便会逐年衰退,而这主要跟下肢肌力降低有关。举伸膝肌力为例,若以25岁的情况作为基准,35岁时伸膝肌力将减少5%,之后每10年会减少10%,到了65岁,一般人将只剩70%不到。另外,从40岁到70岁之间,人的肌肉量每10年会减少8%左右,这种状况称为「肌少症」,属于老化现象之一。

▲下肢肌力的健康程度,会影响行动力生活品质。(图/翻摄自pixabay)

当肌力减少30%时,生活上将无法自理,需要外人协助。这些年,有许多作家专家学者倡导「上流老人」的生命概念,纷纷提出老后不虞匮乏、幸福充实的生活提案,我认为要成为好命中年,并拥有无忧无虑的熟龄生活,至少要尽可能做好健康管理,让体力、肌力维持在起居无碍的状态,才能健康活九九!

另有研究指出,体力、肌力退化是中老年人生活习惯病的根源日本信州大学能势博、谷口俊一郎两位教授曾以5400位中老年人为对象,让他们进行五个月的「间歇式快步训练」,结果发现,当体力提升10%时,原本罹患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的人有20%病情获得改善,原本有忧郁、关节疼痛的人则有50%获得改善。

▲登山可以训练到大腿后侧肌群。图/取自pixabay)

其中关于膝关节疼痛这点,事实上,在平地走的练习,主要能锻炼大腿前侧的四块大肌肉「股四头肌」,而登山除了能强化股四头肌,因为过程中常须向前跨步蹲,所以还能锻炼到平常最被忽略、运动量最小的肌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大腿后侧肌群,也就是腘膀肌。腘膀肌的功能在于屈膝和后伸髋关节,以及防止胫骨过度前向错动,具有稳定的作用。

走路为例,当我们起立时,腘膀肌能稳定膝关节,行走时,它能帮助下肢前进,并在摇摆期中期协助控制下肢的动力。若腘膀肌的肌力不足,膝盖十字韧带就容易受损;膝关节可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一旦酸痛或受伤,往往会带来极大的痛楚和行动不便,所以我特别推荐进入中年后,积极利用登山活动,来打造平衡而强健的下肢。

光是在平地进行下肢肌肉的训练就能有如此效果,想当然耳,登山将能写下更漂亮的成绩。根据阳明大学与荣总发表的报告〈登山活动对运动伤害、身体组成与大腿肌肉形态功能之探讨〉,有爬山习惯的中年人大腿肌力与年轻人相差无几,证明登山可以改善中高龄者肌力下降的问题。

本文摘自《跟着医师安全学登山》/ 林青榖(林青榖诊所院长)/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