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常误诊 高解析食道功能检查供完善诊疗评估
▲胃食道逆流虽然不会致命,却严重影响生活品质。花莲慈济医院邀请国际胃食道逆流症专家及台湾医界消化道蠕动研究医师齐聚一堂,寻找病因及解决办法。 (图/花莲慈济医院提供 下同)
胃食道逆流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虽然不会致命,却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台湾胃肠神经与蠕动学会年会,日前在花莲慈济医院举行,邀请国际胃食道逆流症专家Michael F. Vaezi教授与Prakash Gyawali教授分享,还有七十多位在临床、研究等台湾医界消化道蠕动研究专家的肠胃科医师齐聚一堂,为改善病人的病苦,在临床研究或基础研究上寻找病因及解决办法。
胃食道逆流症的表现千奇百怪,甚至常被人误以为是心脏疾病就医。花莲慈院内科部主任、也是胃食道逆流专家的陈健麟指出,胃肠科门诊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2至3人有逆流性食道炎症状,像是咽喉不适、胸闷痛、蛀牙、咳嗽等都可能是逆流症的表现。就因症状多变,经常有许多胃食道逆流的病人,胃镜、肠镜检查都显示肠胃正常,但做24小时胃酸检查发现,咽喉逆流症状严重,造成病人就医困扰,看了很多科才找对医师。
由于胃食道逆流引发原因往往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有些药物也会影响食道括约肌的压力,让胃酸逆流的机会增加。因此在年会中,除了有两位国际胃食道逆流症专家Michael F. Vaezi教授、Prakash Gyawali教授,带来国外目前最新的食道运动功能障碍及胃食道逆流诊断等相关研究及治疗外;花莲慈院的翁铭彣医师也现场示范高解析度食道功能检查,让整个研讨会更具临场感,年轻主治医师也能在实境中学习。
胃食道逆流,对于压力庞大的现代人来说应不陌生,了解它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方法,将有助于对抗疾病。研讨会中,还有国内专家台大肠胃内科曾屏辉医师、台中荣总肠胃科连汉仲医师以及台北荣总肠胃内科王彦博医师分别带来个案讨论与最新的胃食道逆流症及食道蠕动的相关诊断、治疗与研究成果。台湾胃肠神经暨蠕动学会张继森会长也特地参与研讨会,肯定花莲慈院的努力。
胃食道逆流不像高血压、高血糖有客观工具可评估病患严重度,不少患者自觉很严重,却透过喉镜、胃镜看不出病症。陈健麟主任表示,目前高解析度食道功能检查已经取代传统食道功能检查,这项检查对于胃食道逆流及难至性胃食道逆流诊断,以及食道功能障碍,皆能够提供完善的检查结果。翁铭彣医师表示,这部仪器可以测试病人每一次吞咽时,食道将食物送到胃的运作是否正常。此外,也可测量下食道括约肌松弛的程度,让医师判读食道蠕动压力是否正常。
陈健麟主任表示,高解析度食道功能检查,能提供医师放置二十四小时酸碱测定仪位置的重要数据,高解析度食道功能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出与胃食道逆流症相关的食道功能失调,还可以作为食道功能不良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术前评估,尤其是针对临床上食道迟缓不全的病人,能有早期发现与治疗,并给予完整的术前评估。
陈健麟主任提醒,慢性胃食道逆流症状若未经治疗,也可能引发食道发炎、食道溃疡、食道狭窄,甚至引发食道癌等风险,病人若发生逆流症状,最好就医诊断与治疗,以避免发生并发症。花莲慈院副院长陈培榕也特别感谢所有讲师及学员的到来,愿意分享与交流,进而带动亚洲胃肠神经与蠕动功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