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超限用40年!云林每年「地层下陷4-5公分」冲击高铁安全

环团和学者示警云林每年「地层下陷4-5公分冲击高铁安全。(图/台湾健康空气联盟提供,下同)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鸿源日前提到,云林超抽地下水,每年地层下陷约6.5公分,长期下去恐造成高铁工安问题,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员汪中和今(5日)指出,高铁沿线云林段地层下陷幅度最大,对高铁安全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果不能改善,一定开始受到很严重冲击。

汪中和引证水利署2019年最新资料,云林地区显著下陷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由土库国中测得年均最大下陷速率6.5公分,为全台之最,范围涵盖虎尾高铁特定区,且最严重下陷区位,正是直接坐落在和台78号东西向快速道路交叉以南的云林高铁沿线。资料更显示,2018-2019彰云地层平均下陷数据,土库一带高铁沿线每年下陷4-5公分,亦为全台最快速地层持续下陷的第一安全紧急区位。

汪中和指出,缺水洪涝的两个极端未来将不断威胁台湾用水安全,成为气候紧急年代的新常态,回顾伴随地球暖化水文极端性,我国地表水用量从1980年间的150亿吨,持续下降到2019年间,只能够抽取114亿吨,减少幅度惊人,至今台湾每年只能从河川水库取得120亿吨地表水,无法满足170-180亿吨的年均用水需求。

刘建国提到,高铁当初还未拍板定案云林站路线之前,当地的地层下陷已经相当严重了。

汪中和接着说,台湾农业用水比率高(7成),却可扮演重要气候调节角色,可是当用水不足,工业用水很难减,民生用水不敢减,结果是牺牲农业用水,当地表水严重不足,遭政策性牺牲的农民为了要满足用水需求,转而大量抽取地下水,然而地下水已历经40年超限使用,导致水位下降,产生严重地层下陷。台湾每年得抽用54亿吨地下水资源来满足整体用水需求,当中农用53%,养殖23%,合起来超过四分之三的地下水用量,农业部门集中的中南部占比竟高达9成,成为地下水使用最大户。

民进党立委刘建国表示,针对云林地层下陷,民国100年时有提出全台的地层下陷防治专案,经过2年成效和某种程度的无法抑制,就将原本的专案名称更改为「彰云防治地层下陷」,因为其他管辖区域已解了,而彰云目前的地层下陷其实很难解决,六都除外没有办法达到双铁共构的就是从彰化开始,目前政府还需应用共构的前瞻计划来修补。

刘建国更提到,高铁当初还未拍板定案云林站路线之前,当地的地层下陷已经相当严重了,当时认同的官员都是需要来追究的,台湾是海岛国家,最长的河川就是浊水溪,为何周边的地区如彰化和云林地层下陷会如此严重?主因真的是抽地下水?目前针对地层下陷好像还没有任何工法可以将它复原,能做的就是迅速做防治。

洪箱忧虑,第二季若没台风,没水可用又要被强迫休耕,台湾以后怕会穷得剩下钱。

苗栗湾宝农民洪箱认为,政府府每年花在治水经费那么多,多年来看不到成果,年年缺水,机率越来越高,去年第一季有种稻,第二季才强迫休耕,今年则是第一季就强迫休耕,忧虑第二季如果没台风,没有水,可能又要被强迫休耕,台湾以后怕会穷得剩下钱。

台湾健康空气联盟理事长叶光芃医师强调,中南部是空污重灾区,长年承受南北呼吸不平权,无奈在气候紧急年代,连降雨量也是南北差距扩大极端化,农业心脏地带的中南部不是旱年越发干旱缺水,就是遭遇强降雨狂袭洪灾北湿南干水文线也分出了一个天空,两个台湾,农业用水亟待转型正义,抢救缺水的云林农民,必须兼顾农业用水正义,才是抢救高铁虎尾站行车安全的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