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霜淇淋产业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霜淇淋。(图/记者廖明慧摄)

文/特约撰述 福泽乔到日本旅游很少有人可以躲得掉霜淇淋的诱惑,北从北海道,南到冲绳,不论春夏秋冬,来一筒充满奶香的霜淇淋是最棒的享受。日本的霜淇淋不但口味浓郁,而且种类五花八门。不过可能没有人想过,这些霜淇淋从原料机器几乎都是来自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去年刚好满 70 岁,日本有 75% 的霜淇淋市场,都在这家公司掌控中。

为了好念 干脆把英文名字全拆掉谈霜淇淋之前,先岔个题,聊一下日本的外来语,日本的和制英语经常让人看得眼花撩乱,无法理解。就拿霜淇淋来说,这个来自美国的消暑圣品,英文正确名称应该是 Soft-serve ice cream ,但是日本人硬生生就是把它的中间两个字拆掉,直接称为ソフトクリーム ( Soft-Cream )。帮霜淇淋的日文名字定义,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这家号称日本唯一的霜淇淋生产服务公司日世( NISSEI ),问他们为什么要把英文的中段去掉?「 1951 年创业时候,用英文全名称呼,根本没人知道是在卖什么东西?叫做ソフトクリーム,反而朗朗上口。」日世公司的行销主管茨田贡司解释了这件命名罗生门

机器太新潮没人会用 干脆自己开门市卖霜淇淋

「日世原本只是一间贸易公司,当年因为欧美正好流行霜淇淋,于是引进了冰淇淋甜筒、原料还有机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卖霜淇淋,于是公司 1951 年在明治神宫外苑开了第一家门市。还特别选在美国独立纪念日那天开幕。」的确,台湾的霜淇淋文化,也跟美军息息相关,过去在中山北路上的福乐冰淇淋店就有好吃的霜淇淋。

日世当时的想法只是想把机器卖给酪农业厂商,不过 50 年代霜淇淋单价高,只能是有钱人炫富的食物,一般老百姓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挥霍。没有消费市场支撑,进口霜淇淋机器就不见得是个好生意。可是机器都已经买进来,头都洗了一半,董事们就决定,与其等待生意上门,不如主动出击做出成绩。没想到一杯 50 元的霜淇淋,居然卖到材料断货。当时一碗荞麦面才 15 日圆

边走边吃不成体统 奥黛丽赫本只好发功除了单价高之外,当年推广霜淇淋还有一个问题,在日本传统观念中,一般走路一边吃东西的行为非常不雅。但是霜淇淋这种东西,原本就是带着边走边吃,这让许多想尝试的日本人,碍于礼貌规范最后还是放弃。幸好,没多久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期中,边走边吃义大利冰淇淋的模样,成了日本妇女争相模仿的对象,帮日世解决了第一道难关。
不久电视机上市,昂贵的价格不是家家户户都买得起,可是电视转播力道山摔角又很热门,大家吃饱饭为了要看力道山的摔角,冲去有电视机的荞麦店,坐着不走。这对面店老板来说,真不是一件好事,一堆人进了门却不点餐。店老板情急之下,向日世订了霜淇淋机,想进来看电视的,不管有没有吃饱,低消就是一筒霜淇淋,没想到这样的做法,透过口耳相传,把日世的业绩向上大幅推升。

进口机器卫生管理不容易 自己开发成大器

但是好景不常,看起来正要爆红的霜淇淋产业,却因为机器出现大肠杆菌超标的卫生管理问题。许多人因为吃了霜淇淋食物中毒,霜淇淋产业一下就掉到谷底。这时候日世决定放弃进口,自行开发机器,进行喷嘴的改良,这也让日世正式从贸易公司转型成了霜淇淋的生产服务公司,之后大阪万国博览会再次让日本人接受霜淇淋成了国民美食。许多饮食店都会被客人问到「有没有霜淇淋?」,也才把日世的业绩推上了日本第一的王座。现在日本各地的霜淇淋,有 75% 由日世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两年前还推出高级的大人霜淇淋「 CREM 」高浓度的霜淇淋配上蛋卷甜筒,被称为霜淇淋界的 L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