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只吃粽子 民间流传5大禁忌…千万别玩水!

端午节,过去人们称5月为「恶月」,而5日又被称为「恶日」,这天民间还有流传5大禁忌,你知道多少个?(图/Shutterstock)

端午4天连假在今天(25日)开跑,民众纷纷出游享受假期,但是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划龙舟、吃粽子外,过去人们称5月为「恶月」,而5日又被称为「恶日」,这天民间还有流传5大禁忌,你知道多少个?

端午节是在东亚文化圈传统节日,定在每年五月初五,原本是在夏季送五瘟神,驱除瘟疫的节日。自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演化成中国的端午节。在这天,许多人家门口会会挂上菖蒲艾草驱凶避邪,根据《妈妈经》指出,民间也流传着5大禁忌。

【忌‧送整串肉粽】

通常,一整串粽子多为端午祭祀神佛用途,或是在祭江时,将整串肉粽投入水中祭拜好兄弟。而在台湾习俗中,上吊的死者又称为「吊肉粽」,所以送有绳子的整串肉粽给别人会触霉头、不吉利。在送礼时,习惯将串粽解开,成为一颗颗的「散粽」,才不会失礼。

【忌‧戏水游泳

端午节有「恶日」支撑,这天又被称为「毒日」、「阴日」,地方习俗认为,这天的水鬼最凶,在水里抓交替的机率很高。才有流传「丢粽子下去给水鬼吃,让他们一直藏在水里,不要出来凡间」的说法!不过端午节本来就在夏天,玩水的人自然多,危险的水域最好不要去。

地方习俗认为,在端午节这天的水鬼最凶,在水里抓交替的机率很高。(图/Shutterstock)

【避五毒

由于「五」这个数字在商周时期,被视为不祥的象征,五毒则是指古人心目中五种毒性最高的动物,通常是指蛇、蝎、蜈蚣蟾蜍壁虎这5毒,古人认为端午节应避免接触。于是「驱五毒」成为华人端午节的习俗,人们使用5种植物如:艾草、菖蒲、石榴花蒜头龙船花等来预防。

【忌‧结伴出游】

古时对端午这天有「游百病」的传说,也就是忌结伴出游,以保平安。如果当天真的要出门,应尽量避免往阴气重的地方去,如医院、殡葬等场所;会有挂艾草、菖蒲驱虫避邪的习俗,也是为了去除阴气。

【忌‧香包丢失】

从前也有在端午节给子女配戴香包的习俗,也是希望能达到驱虫避邪的作用。不过,据传香包绝对不能丢失,若不慎遗失身上配戴的香包,未来一年恐招致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