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刷脸时代 大陆社会迈向智慧化的纠葛

文/李虎门

走到门前,将脸正对镜头,「哔」的一声,大门应「脸」而开,欢迎来到刷脸时代。随着人脸识别科技普及化,之后出门忘了携带钥匙,在门前跺脚懊恼的场景,或将成为历史记忆。

但是,这项现在看来高科技的应用技术,难免令人起疑,「刷脸」背后的技术安全保障值得信赖吗?2021年2月3日,中国大陆官方也意识到了社会普遍焦虑,回应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就新技术新应用相关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而大陆官方此番说法,既可看作官方将针对人脸等科技识别技术制定更完整规范讯号,也是缓解当前大陆民众对一些场所安装人脸识别是否安全的疑虑。

秀出脸蛋 行遍天下

近年来,极具先进指标的人脸识别技术,不断的被安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只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街头巷隅,都能轻易体验这类刷脸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性。举凡台港民众日常必需的银行自动取款机(ATM),许多业者都已加装「刷脸提款」服务,不需透过金融卡或手机,只要将脸颊凑近镜头即可领取钞票。

不仅如此,台湾迈入高龄化社会,时常发生老年人走失情况。警方也仰赖人脸识别科技的进步,只要将「警用电脑『人脸』辨识系统」(M-Police)往当事人脸上一扫,便能快速确认走失的老年人,不须再透过层层抽丝剥茧。

不过,相比台港在使用刷脸科技的时间进程,作为数位科技使用最激进化、普及化的中国大陆,其刷脸技术的应用,早已普遍落地且大量频繁使用。2017年9月1日,中国大陆知名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在肯德基旗下子餐厅推出刷脸支付,不需带手机,只要秀出一张脸即可支付,这也是刷脸支付在全球的首次商用试点

2018年12月,支付宝推陈出新,将刷脸支付独立为另一手机App「蜻蜓」;2019年3月,大陆通讯软体微信也跟进,推出刷脸支付「青蛙」,颇有「后有青蛙吃蜻蜓」两相较劲的味道。此外,较为单纯验证身份功能的刷脸机制,更在大陆银行、饭店、公司行号行之有年。也就是说,「刷脸」场景在中国大陆市场、社会已是家常便饭,且早早进入了大规模的应用阶段。

科技探照  隐私卸防

然而,科技革新总是充满了两面性,在旧与新的交会之际,「新」的问题必然产生。随刷脸技术在中国大陆铺天盖地而来,却也让有心人士不怀好意。像是陆媒北京青年报》2019年9月曾披露,有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人脸数据,数量达17万条。令人惶恐的是,这17万条涵盖2,000人肖像,每人约有50张到100张照片,每张照片还搭配一份数据,包括人脸106处关键特征,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轮廓讯息,甚至标注了性别、情绪、颜值、是否配戴眼镜等。

2019年8月初,安徽南斗星仿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峻向媒体爆料,他曾用自己几年前制作的3D列印蜡像头,骗过了支付宝人脸识别系统,成功买了一张从南京到宝华山的火车票。即便此案例纯属「示警意味,但实际上在2020年10月,湖北省警方曾破获一桩运用人脸识别来牟利的案件。据当地警方指出,不肖之徒透过受害者的自拍照,并利用照片活化技术,骗过微信人脸识别验证,进而转移受害者的帐户余额。

此外,莫以为人脸识别技术只在中国大陆「栽跟头」。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曾在2016年推出图像识别的人工智慧系统——Rekognition。为了测试该系统辨识准确程度,美国民权联盟(ACLU)将535名美国国会议员脸部资料,与资料库中2.5万名犯罪者的脸部资料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有 28位议员都是罪犯,也因此闹出了技术性笑话。

透过这些案例,即能理解人脸辨识技术实属高阶的科技产物;但另一方面,人脸又不像其他生物识别特征如声音、指纹等具有封闭、可藏匿的性质。基本上,如全面使用人脸识别,就好比将自身的安全、隐私、财产等暴露于大街上,任人汲取、搜集。

这也难怪中国大陆各地近期频频传出,有社区在进行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时,遭到居民强力反对。许多居民颇为无奈表示:「人脸是自己的生物资讯,怎能随意被人拿走,一旦泄露,造成的后果谁来承担?」对照先前人脸识别技术不完善所衍生的违法案例来看,说明了大陆民众的担忧其来有自。中共官媒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也多次进行深入报导,探讨「刷脸」在大陆为何存在极大的风险,将之形容为公民上街犹如「裸奔」,后果不堪设想。

要不要「脸」? 全球难题

除此之外,人脸识别不只在中国大陆起了争议。2019年11月,铁路管理局耗费巨资建置了「智慧型影像监控系统」,其中一项功能是人脸识别,并称是为了预防犯罪所设。一旦黑名单上的通缉犯出现在车站,这套系统能即时通知站务员;不过该做法也引发了台湾社会争议,台铁随即紧急宣布,因各界对人脸识别及适法性存有疑虑,决定取消人脸识别功能。

又如2020年7月,正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国家冰球联盟(NHL)为活络比赛气氛和纾缓财政压力,宣布将使用涵盖眼膜、指纹、人脸检测的生物识别系统,意图在疫情期间,针对入馆的职员、球员、球迷等进行身体状况检查,排除带有病毒或是不遵守卫生规定的人们,借此吸引球迷入场。但国家冰球联盟做法,也引起了美国社会讨论,多半认为联盟此举不妥当。

由此说明了人脸识别引起的争议,并非局限在中国大陆。换言之,全球各地在走向科技智慧化的路程当中,「要不要『脸』」已是核心问题。换句话说,人们在享受科技便利性的同时,也在发问:如何守护我们的「人体密码」?

而在聚焦人脸识别的安全维护议题层面上,中国大陆除了官媒、地方官员频频倡议之外,2020年底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抢先一步祭出实际行动,提出了《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不仅是中国大陆首次公开禁止采集人脸识别资讯,还规范了该技术用途,以期保护当地居民隐私等权利。

虽然天津市的举措颇有「试点」意味,但仍可看作中国大陆对未来执行生物识别资讯保护政策的具体摸索。主因在于,人脸识别的最大争议,并非是科技技术本质的缺失,而是在于法规订立、执法层次未与时俱进。即使实际案例所透露出来的问题,貌似指向技术未臻成熟,但若未有与时俱进的法制规范来加以管理,空有再前瞻的技术,也是枉然。

以人脸识别引领的科技智慧化风潮,既充满着人性设计、便利生活等优势,人们了解且感同身受;然而,同时却有着侵犯隐私和资安风险的代价,必然在利弊权衡之间左支右绌。这不仅是中国大陆眼下面临的治理挑战,也是台湾乃至全世界都需及早省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