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公布电商最新趋势 提出最佳广告成效衡量方式
▲ Facebook大中华区数位原生行业总经理姚荣豪分享总业绩增幅的概念。
Facebook首度在台湾新办公室举办数位行销培训课程,与品牌业者分享最新电商趋势及最前瞻的行销策略,并公布Facebook委托尼尔森针对台湾网路购物大规模趋势调查结果,剖析消费者在购物历程各阶段的复杂性,提出总业绩增幅(Incrementality)的概念来衡量广告投放效益。同时也邀请到业界领袖一同探讨广告成效评估的挑战与趋势,协助台湾品牌与行销人员更有效将广告预算做最佳化的运用。
网路购物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消费趋势,根据Facebook委托尼尔森针对台湾18至59岁过去六个月曾网购的消费者进行网路购物大规模趋势调查,超过九成的受访消费者过去六个月有过网路购物的经验,透过跨装置来接收资讯为主流,且讯息管道与讯息量皆增加,调查指出,从消费者的购物历程来看,在发现新产品及影响购买决定的阶段,八成以上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接触到的资讯管道及媒体数量都较三年前多,在高资讯量且消费者游移于不同装置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物旅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品牌必须更加了解消费者接触的资讯管道,以全方位掌握消费者在购物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Facebook大中华区数位原生行业总经理姚荣豪表示,消费者在购物旅程的每个阶段中皆高度倚赖资讯,品牌要了解产品在不同阶段的曝光量如何影响消费者最后的决定,才能真正有效的接触到消费者。随着购物历程的复杂性提高,单纯以最终点击率来衡量广告效益已无法客观评估广告是否精准地发挥效益,必须以更综观的总业绩增幅(Incrementality)的概念进行效益评估,才能使广告效益达到最佳化。
生活市集共同创办人兼总经理廖家欣表示,透过Facebook总业绩增幅的概念,为旗下生活市集电商平台在两个月内带来了27%的成长,更加验证过往电子商务在意的最终点击并非是最佳评估广告成效的方法,面对资讯碎片化的时代,电商必须更了解消费者购买历程的资讯接受时机,做出更有效的广告投放。
▲ Facebook与业界领袖一同探讨广告成效评估的挑战与趋势。
台湾知名女鞋品牌D+AF创办人张士祺表示,在实际进行总业绩增幅衡量方法后,我们发现广告成效与过往相比有明显的提升,可以更清晰的掌握消费者购买历程中各阶段的消费者行为,对于广告投放也有了新思维,在消费者历程中各阶段的广告投放会带来加乘的效益。
根据Facebook委托尼尔森进行的台湾网路购物大规模趋势调查发现,消费者购物旅程有高达12个资讯接触点,而不同的产品类型中,消费者使用的资讯管道又各不相同,例如:服饰配件产品在消费者初期发现进而触发了解产品的意愿阶段,社群媒体较搜寻引擎更为重要,食品饮料更倚赖口碑的资讯,而个人产品的消费者则同时看重社群媒体及口碑的资讯。
根据尼尔森「开拓台湾网购无限可能」白皮书指出,因应行动装置带来的网路购物趋势,品牌应思考如何让购物体验再进化,有效率且顺畅的购物流程将成为行动装置的购物关键,应用创新科技打造可随时随地与消费者接触的聊天机器人或语音购物系统,或是整合扩增实境创造新颖的购物体验,以吸引年轻族群。同时整合全通路的行销活动,也能提供消费者创新的购物体验。网路购物新时代,行销人员必须精准掌握消费者行为,有效运用接收资讯管道,并以新思维来衡量广告,才能发挥最大的广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