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懂得享受当下! 极简主义生活11个必试理由大公开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近年吹起极简风,不过简单可不是丢掉就好的断舍离,而是做出怦然心动的选择!来自日本的极简主义实践者绘里沙,在最近发行的《简单生活的选物提案》,提到简单生活不仅是收纳、整理,而是打造自我的风格练习,并分享11个选物提案的理由,让你尝试极简主义生活更有动力。
1.能一眼看出哪件东西真正适合自己
偶尔会看到这样的公式:「极简主义」=「一无所有」=「不购物」=「经济不活络」。
但是以我自己的状况来说,并不符合这个公式,因为我是个物欲旺盛的极简主义者。有些极简主义者连对物品的执着都舍弃,但是我还是很享受探索好东西的时间,努力寻找能让自己感到舒服的物品。
在我认识极简主义这种思维前,会做出「不小心就买了」、「挣扎后决定买了」、「总之先买起来放」……等行为,现在则变成「认真选购」、「仔细斟酌后购买」、「感到迟疑的话就不买」,虽然购物次数大减,但是花费却没什么变化。毕竟买一百个五十元的东西,和买一个五千元的东西,花费是相同的。
寻找自己追求的「好东西」,对我来说非常幸福。很多人听到好东西,就会联想到名牌精品或是高级货,但是我所谓的好东西,标准其实是「有自己的风格」、「自己觉得舒适」和「自己喜欢」。
我在审视物品时会一并思考价值、到手前经历的事情、至今的回忆,如果发现比现在所有的东西更好的物品,就会立刻购买新的并舍弃旧的,所以我才会认为自己「物欲旺盛」。
极简主义者会保持「仅拥有必要物的态度」,但是必要物却是因人而异的。
物品是有形的,因此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价值,我以前会避免把钱花在无形的事物上。
成为极简主义者后,我开始认真思考物品的价值,对其他事物的价值感受力也跟着提高了。
「为他人带来喜悦的礼物。」
「为了去见重要的人所花费的旅费。」
「对自己未来的投资。」
我以前都把钱花在可有可无的物品上,还为此浪费了收纳整理的心力和金钱,现在则将这些钱挪到更有价值的事物上。
3.找到最舒适的处世原则
试着一口气把衣服减量到十三件后,「想减量」的欲望就跟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想好好珍惜手上拥有的物品」。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与之矛盾的想法─「舍弃坚持」=「舍弃执着」,因此便在「坚持」与「不坚持」之间摇摆不定。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的某一天,我因缘际会写下了「对未来自己的期许」。我列出了「保持平稳」、「享受家事」与「态度凛然」。看着这些期许,我脑中浮现了理所当然却又很重要的想法。
「想要维持平稳生活,就应选择心意互通的人往来。」
「想要享受家事,就要以轻松的方式达到物品减量。」
「想要展现凛然的态度,就要选择发挥自己魅力的衣物。」
我发现,想要实现愿望,要改变的不是物欲,而是 「看待物品的方式」。意识到这件事情后,我从对物品的坚持,就转移成「借由舍弃物品或购物,实现某种理想」。
热衷于物品减量的人分成两种极端的族群,一种人连自己对事物的坚持都舍弃了,另外一种则是很坚持身边只能留下很少的物品。我有段时期认为「拥有特定坚持」是很棒的生存方式,但是后来又不禁思考,「放弃坚持,也很帅气」。
举例来说,我平常会使用无添加且无香精的肥皂洗脸,当时选购这种肥皂是以「好不好买」为基准,而非品质或使用舒适感。家中的空气清净机、印表机与碎纸机,也是以「不要太显眼」的消极想法选择了白色。但是这种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特别讲究的态度,其实就是对「省下选择工夫」的坚持。
真正对事物都毫无讲究的生存方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思考这件事情时,想起了与母亲之间的对话。母亲听到我说「我想舍弃欲望,过着心灵平定的生活」时,告诉我:「妳现在贪心一点也无妨吧?欲望会带来成长,不必那么着急。等妳年纪大了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无欲无求的人。」
持有讲究物品的生存方式,以及对物品毫不讲究的生存方式─我现在也还在努力摸索,想要从两者各取优势,找出真正「符合自我风格」的生存态度。
4.能更明确的表达自己、定位自己的风格
有阵子我每天都在逛部落格,在看了超过一百个部落格后,起心动念想实现「一卡皮箱过生活」的目标。最初是逐一搜寻「断舍离」、「无物生活」、「简单生活」、「极简主义」等等的关键字,并从中找出自己比较有兴趣的部分。
例如,我喜欢看人家把折得很整齐的衣服摆在一起,但是对于环保方面的料理话题就还好……;像这样,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方向。
后来我也想开始分享讯息,所以就开设了部落格「魔法使的简约生活」,分享了自己如何将物品减量的过程、斟酌后购买的物品、当下的感想、参考的书籍等等。仔细想想,部落格就是我的「输出」管道。
和写在笔记本的时候不同,这种对外公开的文章有机会获得回响,帮助人从中找到自己在这世界上的定位。原本觉得自己的物品数量很普通,分享到网路上后,收到「哇~你的东西好少」的感想,就会发现自己的物品数量真的比一般人少很多。
自己的定位与风格中,有一部分是透过比较才感受得出来的,必须和周遭人做比较,才能明确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必须有比较对象,才会凸显出所谓的「自己」。因此部落格对我来说,是厘清自己思绪的必要场所,所以我未来也打算认真写下去。
5.容易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展开物品减量后,身边就会只剩下对自己来说「必要的」物品。只剩下必要的事物时,专属于你的生活方式就会清晰浮现。确认自己的生活方式后,取舍起来就特别明快。
持有的物品数量少,认真对待每一项物品的时间就会增加,和这些物品也会愈来愈契合。和物品的契合度愈高,取舍、选择的精准度就会愈高。仔细想想,人生就是不断重复取舍和选择,就算感觉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背后也是因为自己不知不觉间做了取舍,选择「和昨天过着一样的生活」。
展开极简生活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决定事情的速度变快了。这样的变化不只反映在选择有形物品上,和朋友外出吃饭时,决定菜色的速度也提升了。
我喜欢草莓,所以选甜点时就会选草莓类的;吃辣会呛到,所以选择咖哩时就会点不辣的口味(当然有时也会挑战看看辣味)。只要清楚自己「喜欢的」和「不擅长的」,就能够快速做出选择。
选择的速度太慢时,就更有可能错失宝贵的机会;成为极简主义者的结果,提升了我的取舍、选择能力,也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
6.不会错失好机会
做决定的速度变快时,就不容易错失好机会了。假设现在有人提出邀约:「某个地方好像办了很有趣的展览,要不要一起去逛逛?」我就不会烦恼该不该去,会很果断地回绝:「我对那个没兴趣,所以就不去了。」
像这样快速地决定「不去」、「不做」,而在拒绝的时候,若是出现了更有趣的邀约时,我也会立刻答应:「好啊,一起去吧。」
在成为极简主义者之前,我会抱持着「去看看,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而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做出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决定。锁定自己真正有兴趣的范围,不再错失参与有趣事物的机会,极简主义的生活,为我带来了把握机会的行动力。
7.更懂得「 享受当下」
从小到大,我曾设立过无数个目标:「体脂肪率要降到○%」、「○日内要读熟○页的资料」、「营业额要提升至○日圆」等等。为了获得达成瞬间的好心情,势必得熬过比较难受的过程─我一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切换成极简生活模式后,我的思维也跟着改变了,现在最重视的是「不要推开幸福」。在精挑细选的过程中,我会一直反问自己「现在的我,需要吗?」这句话也让我体会到了「享受当下」的重要性。
使用现有物品的时候也是,我不再认为要「为未来的自己」牺牲「现在的自己」,而是认为让「现在的自己」感到开心,能帮助「未来的自己」更幸福。
现在的我,不管是运动还是学习英文都乐在其中,虽然分别是为了实现「打造紧实身材」与「说出流利的英文」的目标,但是享受这段过程,比感到煎熬更好。
享受过程才能持之以恒,尤其是无法靠瞬间爆发力实现的目标,更是得藉乐趣带来动力。
8.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从小就不太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害怕其他人听到后的反应,担心受到批评或是被嘲笑。
长大后才开始学着说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有时却凸显了双方的想法差异。和身边人意见相左的次数增加后,就会愈来愈难以行动。尽管如此,我还是努力和这些人往来,认为必须得和每个人好好相处才行。
「每次见到那个人都觉得好累,我或许不擅长和他这类型的人来往吧?」
「原本以为自己是因为喜欢才加入这个团体,但是仔细想想,只是担心被排挤才硬逼自己跟他们打交道吧?」
在客套话、表面工夫、面子与责任感的交错下,逐渐忽视了自己的情绪。陪笑、阿谀、非真心的认同,勉强自己讨好别人的结果,让心灵感到疲倦。和他人的交际中不得不对自己撒谎,让内心疲惫不堪,如此一来,不仅自己感到痛苦,对他人来说也不诚恳。
透过物品减量,意识到「自己的风格」有多重要时,我终于能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内心,慢慢训练出能坦率行动的自己。当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马上获得改善,但是光是能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感受」,就能够大大增加解放心灵的机会了。
9.人际关系变简单
透过物品减量,会渐渐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举例来说,不在地板上放物品,是想让打扫更轻松。我不喜欢家里脏乱,但是也没勤劳到能够每天挪开地板上的家具或物品打扫。
我喜欢白色,却又运用充满玩心的壁贴,是想为家中访客带来视觉乐趣。我很珍惜独处的时间,但也很喜欢和他人互动。
就像这样,我在经过取舍后的严选物品环绕的空间中,展现出最原始的自己。
表现出自己的真面目,就能和契合的人更加亲近,不契合的人自然会远离。刚开始或许会觉得少了些朋友很可惜,但是慢慢地就会找到「最舒适的距离」。让人际关系更简单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不要对自己、也不要对他人「说谎」。
「抱歉,我现在不太想吃那个。」
「你这样讲,我也是会受伤的。」
虽然使用了美化过的言语去修饰,或是选择温和的用词,不过还是吐露了真心话,表达出原本难以说出口的事情。
不对自己也不对他人说谎时,难免会有人避而远之。但是那些人拉开的距离,一定是彼此间必要的距离。
和诚恳的人往来,能让人际关系变简单,愈来愈不会往坏处想,也不必思考太过迂回的对话。
「有些人虽然距离遥远,却忍不住想为他打气。」
「有些人能一起大谈现在很感兴趣的话题。」
「有些人虽然偶尔才能见面,却能互相信赖,能和对方站在同一阵线。」
现在,我的身边都是这样的人。
10.从「 必须如此」 中解放
每个人成为极简主义者之后会走的路,当然不尽相同,毕竟各自持有的重视物品、风格、珍惜的事物都不一样。但是既然认同极简主义,就会有三项「不做」的事情──
「不受既有观念局限。」
「不随波逐流。」
「不会人云亦云。」
这是种看透事物本质的概念,与脱离正轨不同。也并非完全不在意流行元素,只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运用;也不是缺乏群体观念,而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提到「极简主义者」的时候,人们多半聚焦在东西的数量,但是我认为可以更加关注内在的变化与优点。
11.真正重要的事物会自然浮现
舍弃不适合的,并选择更符合自我风格的物品。不断重复后,不仅能发现「更适合自己的物品」,还能够看出「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
有没有想花时间去的地方?现在有没有想做的事情?有没有想持续往来的人?或许是现在对于自己「舒不舒服」的感觉更加敏感,现在的我在做决定时,很少会犹豫。
试着回顾至今的人生,虽然平凡却也风浪不断:极度怕麻烦的童年、换了个人似的开朗高中生活、身为妻子的日子、换了十三个工作的困窘时期,以及展开气球艺术家之路的现在……
★本文经幸福文化授权,摘自《简单生活的选物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