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没有吴清友创立诚品 台湾文化有何指标?
▲诚品创办人吴清友18日因心脏旧疾骤逝,享寿68岁。(图/CFP)
由吴清友一手创立的诚品书店,陪着台湾民众走过28个年头,24小时营业的台北敦南店,不仅是民众失眠的好去处,也是港陆人士乃及外籍游客羡慕的艺文胜地;而今诚品除遍及全台,在两岸三地的香港、大陆苏州也各有据点,如果28年前吴清友没有创立诚品,台湾的文化,在两岸三地,还有什么指标?
无论外界曾质疑诚品,在商业与艺文间失衡,但不可否认的是,诚品与台湾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渊源。
诚品创办人吴清友18日晚间猝逝,享寿68岁,回顾他生前受访时表示,忆起他1988年第一次动心脏病手术后决定,想选择自己喜欢做且有价值意义,而非赚钱的行业,因而创立诚品书店;如今,他也因旧疾与一生心血辞别。
当年吴清友是位从机械科毕业的「文化圈门外汉」,凭着一股热情将诚品创立后,连年亏损15年,直到2012年发展出复合式商场模式,才转亏为盈。
诚品之于台湾文化界来说,曾有评论指出,「书店带动起台湾人的阅读习惯,到诚品,唤醒了人对文化、美好艺术的渴望」,28年前,若没有诚品,我们只有狭小拥挤的小书店,诚品让爱读书、不爱读书的人都齐聚一堂,感受「文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尽管外界有声音指出,诚品为了生存向商业靠拢,但这样的复合式经营,无疑是将「文化」的层面拉得更广,除了原本的书籍外,诚品的触角同时碰触到专业画廊、艺文空间、人文咖啡、设计商品等领域,唤回不少原本与书籍遥远的族群,进而重拾对文化的好奇心乃至热爱。
吴清友曾说,如果没有那么多好的读者、作品、艺文活动、展览、讲堂,诚品将只剩下躯壳而没有精神。
▲诚品发展复合式经营,拉拢更多潜在阅读族群。(图/记者蔡惠如摄)
近年来「诚品」二字已成台湾文化招牌,从诚品敦南24小时的经营事例,更曾是纽约时报、CNN、BBC等外媒争相报导的题材,不仅让台湾透过文化走出去,近几年诚品再将事业版图瞄准对岸。
2012年8月,诚品在香港铜锣湾开设第一间香港据点,而后2015年,再到大陆苏州正式开业;即便诚品在登陆后,又遭受外界负评;不过,诚品当时邀请到过去不愿赴陆的台湾书法家董阳孜,首度到大陆开展,成为另一种让台湾文化走出去的实证。
诚品书店,自一间书店的创立,再到「多角化经营」带着台湾「走出国际」,走过近30年的光阴,除了给予台湾人文化洗礼的机会,诚品书店成功的经营模式,不可否认地也在台湾矗立起「文化指标」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