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友「赚的全拿去展店」 让诚品成华人文化指标

记者张庆辉/综合报导

1988年经过第一次的生死关头,吴清友许下心愿,要做一份「永恒的事业」,于是隔年诚品书店正式成立,不但为台湾文化圈灌注养分、创下亚洲唯一24小时书店、成为观光客朝圣景点,甚至走出台湾、前进大陆香港,让「诚品旋风」正式席卷全亚洲。

▲就因为吴清友许下的心愿,让诚品在风雨中茁壮,最终成为华人文创指标。(图/资料照)

1989年,诚品从仁爱路圆环发迹,之所以取名为诚品,是遵循吴清友父亲的教诲,第一个月的营业额仅60万元,但年底就冲上千万元,在90年代股市上万点的背景下,出版业雨露均霑,也让诚品展开高成本展店计划

▲吴清友坚持「连锁不复制」,成为诚品的一大特色,但展店成本也居高不下。(图/CFP)

诚品的展店成本之所以会居高不下,是因为吴清友坚持「连锁不复制」的精神,每家分店都要依据地段重新规画设计,并砸下重本使用高档建材,而展店计划更在1997年扩大规模,再加上1998年收购台中龙心百货,成为诚品长期亏损火线

事实上,吴清友在创立诚品时,就已经做好亏损5至8年的打算,再加上纵横商场数十年的经验,吴清友并非没有生意头脑,不过有老臣透露,诚品之所以会亏损15年,是因为吴清友将盈余全投入展店计划,由此可见吴清友对诚品的崇高理想

▲诚品展店时,除了会依照地段特性重新设计,选用建材也从不手软。(图/资料照)

就在诚品捉襟见肘时,吴清友一肩扛下,亲自拿着计划书向银行与金主募资,甚至动用家产,之后国巨董事长陈泰铭、宏碁创办人施振荣和硕董事长童子贤、高铁董事长殷琪都投入资金相挺,尽管陈泰铭日后曾说「诚品是我不愿面对的赔钱投资」,但童子贤仍挺到底,要吴清友「店尽量开,赔钱不要紧」。

诚品即将拨云见日之际,2001年纳莉重创北台湾,不但使诚品各分店受灾,其中指标性敦南店更是损失惨重,当时外界还一度传出诚品陷入财务危机,让吴清友亲上火线澄清,各主管甚至自愿减薪,就为了帮助诚品度过难关;未料2003年又发生SARS危机,民众不敢出门,也直接影响诚品的营业额。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不但大力支持吴清友,也为诚品注入许多宝贵经验。(图/资料照)

诚品面临第二次紧要关头,施振荣的夫人叶紫华亲自给经营团队建言,童子贤也为诚品注入科技业的企业管理,让诚品执行「不赚钱就优先关店」、以及「平衡理想与现实」等策略,最终在2004年迎接曙光,正式转亏为盈,终结长达15年的亏损。

虽然诚品经过高人指点,但吴清友还是保有理想的一面,2005年拿下统一国际大楼租约,即使内部主管都认为不会赚钱,吴清友却坚持「这种精华地段不能没书店」,让信义旗舰店的理想成真,虽然学成归国的吴旻洁,坚持执行父亲的理想,和老臣产生摩擦,但吴清友仍力挺女儿,就为了让诚品「莫忘初衷」。

▲吴旻洁于2007年接任诚品执行副总,彻底贯彻父亲的理想。(图/资料照)

首开先例24小时营业的诚品敦南店,经常是香港游客造访朝圣的景点,就在2012年8月,诚品正式进军香港,在铜锣湾打造全香港最大的书店,也是诚品首次跨出台湾的代表作,之后又陆续开设尖沙咀店,并于2016年在太古城打造新的香港旗舰店。

除了香港之外,诚品也在2015年11月,正式进军大陆市场,在苏州开设13万平方米的首家旗舰店,至此奠定诚品在华人文创圈的崇高地位;而上海诚品原定今年下半年开幕,但吴清友没能等到这一天,在7月18日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