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官若偏颇 检辩有权剔除

法院会21日续审《国民法官法》,为力拚在临时会议程结束前,三读过关,不断马拉松式审查,不少立委们滑手机打发时间,也有立委耐不住疲倦,在会议中戴上眼罩进入梦乡。(郭吉铨摄)

立法院预计今日三读通过《国民法官法草案。未来,年满23岁,没被褫夺公权、判刑的国人,都可能被选任为「国民法官」;但检察官被告辩护律师,任何一方若认为受选任的国民法官有偏颇之虞,将有4次机会动用「拒却权」,可不附理由向法院声请,将该位国民法官自陪审团剔除。

曾任法官的民进党立委周春米说,「拒却权」不仅有助排除不适任参与审判的国民法官,更可让检、辩有机会调整「对自己有利」的陪审团组成,让审判更趋公正

立院自前天起预计以3天3夜,审查《国民法官法》草案,条文多达113条,朝野多无共识,经逐条审查、表决,预计今天完成三读。

4次拒却权 不必理由

读后,预计自2023年1月起,凡年满23岁、在各地方法院管辖区内居住4个月以上的国民,没有被褫夺公权、不曾因犯法遭判刑等,将被列入「国民法官大水库」,粗估全国至少千万人可能被选为国民法官。

立院昨已通过二读的关键条文,包括国民法官法庭职业法官3人、国民法官6人组成;国民法官年龄须满23岁;国民法官法庭审判的案件分两类,分别是所犯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故意犯罪致人于死者,就必须启动国民参与审判机制。第28条所触及的「拒却权」立法概念,因高度影响检、辩攻防策略,引起朝野关注。

所谓「拒却权」,是指「检察官、被告与辩护人,得不附理由声请法院不选任特定候选国民法官,但双方不得逾4人」。

诉讼攻防战 提早开打

2023年起,法院抽签选出6位国民法官及数名备位国民法官,在审判庭开始之前,会让他们逐一与检辩双方对话,让检察官、被告与辩护人,盘算眼前这个人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诉讼攻防;若不适合,当下就必须发动「拒却权」,将对方剔除在陪审团行列,但每一方只有4次声请机会。

周春米举例,例如非裔美人被告,认为陪审团成员有种族歧视,就可要求换人,这种「拒却权」,就是让检、辩双方有权让审判庭更公平。然而,「有时你想换掉的人,说不定对方也想换,那你就得考虑是不是要一下就把牌打光,这非常考验双方能力。」但无论如何,这套机制就是把陪审制精神融入参审制,让审判更为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