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追求「白皙纤瘦美」吗? 小心骨松提早找上门

▲还在追求「白皙纤瘦美」吗?小心骨松提早找上门。(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84岁王奶奶五年前还能行动自如,去年不小心跌坐后髋骨骨折,一夕间连吃饭、洗澡都只能靠别人。中华民国骨松学会理事长吴至行医师表示,骨松是无声无息的疾病密度足够不代表不会骨松,建议民众可从运动晒太阳着手,提升骨骼品质,若经历过1次骨折,也可考虑接受药物治疗,避免卧床危机

根据世界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统计,女性一生中,每3人就有1人会罹患骨松性骨折; 7成妇女即使有腰椎压迫性骨折后,仍不知道自己有骨质疏松症。 在这群已经发生骨松性骨折的妇女中,更发现其骨量的缺乏尚未达骨松标准(T score -2.5),显示国人常忽视骨品质之于骨松与骨折的重要性

吴至行表示,骨松症病人发生髋骨骨折后,高达68%无法床上移动椅子、85%无法再走出自己的房间、92%无法爬楼梯,以至于骨折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如同晚期乳癌。许多民众以为骨折后,只要手术把断掉的骨头接回去就能恢复行动,也因此没有积极治疗骨松,无形中暴露于再次骨折的高风险中。

▲中华民国骨松学会理事长吴至行(左二)表示,骨密度正常不代表不会骨质疏松。(图/公关提供)

吴至行提到,老人女人慢性病患者、太瘦或长期卧床的族群,都是骨松高风险族群,近年来大众追求「纤细白皙美」,许多女性不晒太阳、不运动,导致骨松提早来报到。他曾收治过一名女性,因生活作息不正常,30多岁就停经,40多岁骨松就找上门。

骨质疏松的骨骼,外型看起来和正常的骨骼无异,密度和硬度却少了很多。目前骨松治疗的药物主要分两大类:破骨细胞抑制药物与造骨细胞刺激药物,两者作用机转不同。

破骨细胞抑制类的药物,以延缓骨头流失的速度为主;造骨细胞促进剂除淘汰品质不佳的骨头,同时刺激造骨细胞更快速地新生骨头,也是骨松骨折治疗的选择之一,吴至行建议,骨松患者可在咨询医师后,选择最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