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痰闷喘 医师:空污恐增肺阻塞患者

台南市立医院内科部暨胸腔内科主任陈长宏医师建议民众,面临空污问题,出门必须戴口罩,以降低空气污染的刺激,引发肺脏及呼吸道的慢性发炎。(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台南市立医院内科部暨胸腔内科主任陈长宏医师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主要是抽烟或吸入其他有害微粒气体,引发肺脏及呼吸道的慢性发炎,而使肺泡失去功能肺部丧失回弹力,而高浓度的PM2.5则会导致肺阻塞病人病情恶化。

陈长宏医师表示近来因为空气品质恶化,不少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就医,这群患者以60至70岁的男性为多数。大多出现咳嗽、多痰、易喘,并持续10多天未愈。

陈长宏医师说吸烟者、有气喘过敏病史者、长期吸入有毒或刺激气体者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风险群。因呼吸道慢性发炎,产生不可逆的支气管变形、增厚与狭窄,肺泡肿大。此外,小呼吸道也因为慢性发炎引发黏膜肿胀及呼吸道纤维化,造成小呼吸道阻塞而导致持续的呼气气流受阻。

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是稳定期肺阻塞症状治療的主要药物,主要为乙二型交感神经刺激剂与抗胆碱药物。这两种药物可以单独或合并给予,或合并吸入性类固醇使用。民众不会担心长期使用会有抗药性而无效。

陈长宏医师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原先估计慢性阻塞性肺病在2030年会是全球第3大死因,但事实上2012年已经抢先达到,该年全球约310万人罹患肺阻塞而死亡,而慢性肺阻塞去年是国人10大死因第7位。

陈长宏医师强调,每年秋冬季节台湾中南部空气品质恶化,根据环保署监测资料,从11月初迄今,台南的空气品质指标几乎皆为橘色,有时甚至为红色。陈长宏医师建议,面临空污,出门必须戴口罩,以降低空气污染的刺激。此外,肺阻塞病友更要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以避免感染而引发重症并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