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咳痰不断勿忽视! 「肺阻塞」应规律用药勤练肺复建运动

烟龄高达37年的郑先生病友分享自己肺复原历程。(图/慈济医学中心提供,下同)

记者兆麟花莲报导

长期吸烟若年过四十,经常有「咳、痰、闷、喘」的症状要注意了!花莲慈济医院19日上午举办「肺阻塞病友联谊会」,胸腔内科张恩庭医师表示,肺阻塞有「咳、痰、喘」3个最明显的特征,有些病友呼吸还会出现咻咻声,但是老烟枪会觉得这是长期抽烟造成的,因此选择无视,直到喘不过气,甚至急性恶化了,才会就医,常常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时我真的喘到痛不欲生,觉得自己真的快要撑不下去了。」烟龄高达37年的郑先生,今年61岁,在7年前发现自己罹患「肺阻塞」,久咳不愈、稍微走一下就喘个不停,时常咳嗽卡痰,甚至一度因感冒引起肺炎,肺阻塞急性发作,导致呼吸困难,紧急送医急救插管治疗,当时他的肺功能仅剩30%,住院十几天才顺利移除呼吸管。

▲花莲慈济医院胸腔内科张恩庭医师介绍肺阻塞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又名「肺阻塞」,是一种反复与持续慢性呼吸道发炎,进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喘、咳、痰虽看似不影响生活,但当肺功能逐渐恶化、呼吸困难,就会危及生命。」张恩庭医师表示,大部份是因为呼吸道长期受到有毒物质刺激,例如吸烟、空气污染,使呼吸道慢慢受损,常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与呼吸困难等。

治疗肺阻塞,除了戒烟与使用气管扩张剂,最重要的是避免急性恶化发生。肺阻塞个管师侯惠娟说,肺阻塞就像是慢性病治疗一样,需要长期抗战,很多病人刚开始规律接受吸入用药治疗后,病情有效获得控制就自行停药,一旦遇到天气不稳定或是小感冒,反复急性恶化,病人肺功能急速下降,恐会造成肺功能衰竭,需要更长期使用氧气或依赖呼吸器。侯惠娟强调,规律用药治疗,对于控制病情也是很重要,并建议患者可接受肺复原运动,减缓症状并改善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呼吸治疗师陈怡伶协助肺阻塞病人接受高频胸腔震动背心,帮助病患扩张肺部扩张,清除痰液。

肺阻塞的预防改善、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控制外,多以腹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能帮助肺部机能提高,是非常好的治疗法。呼吸治疗师陈怡伶表示,花莲慈院新成立的「肺复原中心」,除一般氧气设备生理监视器外,还有高频胸腔震动背心,帮助病患扩张肺部扩张,清除痰液,以及固定式骑脚踏车运动训练、手摇车,增加上下肢强度和耐力,协助呼吸训练,像郑先生的肺复原疗程尚未结束已能自由下床活动

度过急性发作的危险期后,郑先生的体力大不如前,一动就喘,经花莲慈济医院胸腔内科开立肺复原运动处方利用拍痰背心,加上负重脚踏车,协助呼吸训练,让肺部复健获得改善外,运动再搭配中医针灸治疗,不仅改善了他腹胀的问题,7个月内还顺利减重9公斤,终于能让他顺畅地大口呼吸。

▲呼吸治疗师陈怡伶协助肺阻塞病人利用脚踏车复健,「肺」也可以运动复健。

张恩庭提醒肺阻塞病人,平时多加练习肺部复健运动,包含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可以减少呼吸急促的发生,但在进行肺部复健运动前应先经医师评估。症状在接受治疗后获得控制,病人又可恢复活动力,不但改善运动耐受力,呼吸困难与疲倦的症状也会减轻。每个肺阻塞病人皆应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并每五年施打肺炎链球菌疫苗,以降低因流感病毒感染及肺炎链球菌感染机会,降低急性发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