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加胃食道逆流 双病用药应当心

图、文/台大医院内科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刘志铭

食道逆流现代文明病,国内成人平均每5人就有1位有胃食道逆流问题。医师表示,40、50岁以上中年男性是胃食道逆流的好发族群,中广身材鱼肚易致腹压增加,造成胃食道逆流症状加剧。此外,肥胖的人也常合并三高及心血管疾病,但部分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可能影响部分种类的抗血小板凝聚剂效果患者用药须经医师的评估,以减少药物的交互作用。

「年纪愈大,胃食道逆流盛行率愈高。」台大医院内科部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刘志铭说,交际应酬多的中年男性除了较常合并肥胖及心血管疾病之外,也是胃食道逆流的高危险群,主要是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压,使胃酸较容易往食道逆流;另一方面,人体老化过程也会导致下食道括约肌松弛、功能退化,使得连接食道与胃的「贲门」关不紧,进而造成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主要的症状除了常见的胸痛胸口灼热火烧心、溢赤酸等不舒服感觉,部分民众还可能出现慢性咳嗽、咽喉痛、声音沙哑、吞咽困难等非典型症状,不少人到处看诊,求助耳鼻喉科胸腔科、心脏科等医师,后来才发现是胃食道逆流引起。

刘志铭医师指出,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在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帮浦抑制剂(PPI)后,大多数的患者的症状都能获得缓解,但是有部分的患者在清晨4点至6点时症状仍会有胸痛、胸口灼热火烧心等症状,主要是部分传统的质子帮浦抑制剂(PPI)的药物通常是在早餐前服用,因此到了清晨时药物的浓度与效果可能不够,加上清晨多数人仍在睡梦中平躺姿势也容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机会。近年来新一代的质子帮浦抑制剂(PPI)可利用pH酸碱值调控药物的吸收,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国际的临床试验证实新一代的质子帮浦抑制剂可以减少清晨症状的复发。

体重控制是避免胃食道逆流的有效方法之一。」刘志铭医师说,根据成功大学教授及署立台南医院许博翔院长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当身体质量指数(BMI)下降1至2时,可以减缓胃食道逆流的症状,并可以减少质子帮浦抑制剂(PPI)的总使用量,尤其是BMI超过30的患者。此外,BMI超过27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在急性期服用较高剂量的质子帮浦抑制剂(PPI),症状也能获得较明显的缓解。刘医师曾有一名BMI超过30的40多岁女性,因为严重的胸闷、胸痛、胃酸逆流症状,让她十分担心罹癌而就诊,检查的结果确认为逆流性食道炎,严重度为洛杉矶分级C级(此分类中最严重的是D级),在急性期服用剂量较高的新一代质子帮浦抑制剂(PPI)之后,困扰已久病情终于获得稳定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因为体型肥胖,也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需要服用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与部分种类的质子帮浦抑制剂(PPI)可能有药物交互作用,不仅会降低抗血小板凝聚剂的药效,也可能减少胃酸抑制的效果。刘志铭医师表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曾提出警语建议服用抑制血小板凝集药物(如clopidogrel)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服用可能会与此类药物产生交互作用的质子帮浦抑制剂(PPI),这类患者若因罹患胃食道逆流或其他适应症,而需要同时并用质子帮浦抑制剂(PPI)时,建议最好在医师的评估下,选择适当种类的质子帮浦抑制剂(PPI),以提升用药的安全。

▲胃食道逆流之上班族日记影片/翻摄自Youtube,若遭删除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