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晖/樱花凋零却凄美──日本人的生死观与自杀风潮

日本生死观是一种「物哀哲学」,例如樱花的凋谢并非死亡与终结,而是生命价值的存在与超脱。许多日本年轻人的自杀原因不详,与这样特有的生死哲学有关。(图/视觉中国CFP授权提供)

今年10月,日本神奈川县座间市发生重大命案,引起国际社会震惊。令多数人感到震惊的,除了凶嫌连续杀害9名被害人之外,也包括被害人均为「自杀自愿者」。依据目前公布的资讯显示,凶嫌化名「上吊者」,透过网路社群软体寻找自杀的自愿者,再将其杀害。

日本人的自杀风潮,再度因为此一重大的连续杀人事件,而受到国内外的瞩目。事实上,依据日本2017年的「自杀对策白书」统计显示,日本在2016年共有23,152人死于自杀,自杀率(每10万人中的自杀者数)为全球第6,女性的自杀率更高居全球第3。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15岁至39岁的年龄层中,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为自杀,其次才是意外事故。本次连续杀人事件的被害人,均为日本年轻世代的自杀自愿者。

与其他年龄层的自杀原因相比较,日本年轻世代的自杀原因集中在「学校问题」、「情感问题」与「家庭问题」,更有很大的比例是「原因不详」的自杀行为。其中,学校问题是指同侪霸凌升学压力,情感问题大多由失恋经验而诱发,家庭问题则是包括教养冲突、家庭失和等。原因不详的自杀,则与日本特有的生死哲学有关。

1903年5月22日,17岁的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学生藤村操,在日光华岩瀑布旁留下辞世词后自杀。此一自杀事件,为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极大的震撼。当时,第一高等学校的菁英学生,多数可直接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未来的前途可说是一片光明;再加上藤村操来自优渥的家庭,父亲更是银行的总经理(社长)。人人羡慕的上流社会菁英,竟然会产生厌世的念头而自杀,着实令当时的日本社会感到困惑。在媒体报导此事之后,在四年内有多达185人效法藤村操,前往华岩瀑布自杀;多数人被劝回或救回,但仍有40人自杀死亡。

藤村操的辞世词中,以「始知,最大的悲观等于最大的乐观」作结语,呈现出了日本的生死观,也就是「物哀哲学」。物哀哲学在文学、美学上,主要是透过无常的景物,来表达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幽情。例如,短暂盛开而凋落的樱花,象征着刹那间的美丽。因此,樱花的凋谢并非死亡与终结,而是生命价值的存在与超脱。因此,最大的「悲观」(死亡/终结),等于最大的「乐观」(存在/超脱)。

当死亡等同存在与超脱之际,以自我意愿来终结生命,不是一种罪恶,而是一种美学。特别在现代的日本媒体网路社群中,这样的价值观很容易被诱发为「趋同选择」,进而演变成「寻伴自杀」与「集体自杀」的风气。早在2002年,日本知名惊悚片导演园子温,就曾以此主题拍摄名为「自杀俱乐部」(自杀サークル)的电影

▲2002年日本导演园子温的电影「自杀俱乐部」意图探讨「人的存在价值」,电影一开始就是54个女高中生手牵手平静跳下月台的自杀场面。(图/翻摄自电影剧照

电影「自杀俱乐部」一开始,就以日本高中女生的集体自杀揭开序幕。在夜晚的新宿车站月台,电车即将进站之际,54个女高中生手牵着手,平静地、微笑地一起跳下轨道。电影的故事情节是以「谜题」开始,主角想的是如何解开「集体自杀」的谜题。但电影的结尾却是以「哲学」告终,导演想传达的是「人的存在价值」。

正如同电影「自杀俱乐部」所描述,在充斥疏离感的当代日本社会中,透过「自伤行为」(或自杀行为)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是一个极为诱人选项。电影中的许多人物,是在一般生活中选择了这个选项,而不是在走投无路时才选择。从他者的角度来看,这些角色的自杀选择,都可归类为「原因不详」。正是因为如此,无论主角多么努力地想找出导致人们自杀的「凶手」,但最终只能是徒劳无功。

在社会结构快速变迁的环境下,现代人确实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而由生活压力、健康状况所导致的忧郁心理,逐渐衍生出自杀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虽然在2006年通过了「自杀对策基本法」,强调自杀是整体社会的问题,并采取包括保健、医疗、社福、教育、劳动等面向的措施,依旧无法有效遏止自杀的风潮。这是因为,除了受到外在环境与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之外,日本人的自杀行为早以和日本的生死哲学、社会结构紧密相连,无法单独抽离与解决。

好文推荐

李世晖/日韩关系的不稳定新常态

李世晖/推理风潮与日本的细节管理

李世晖/从游戏叙事看日本的厌老意识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李世晖。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上席所员,庆应义塾大学媒体政策研究科特别招聘教授现职为国立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位学程教授兼主任。专长领域为日本产业政策、日本经济安全保障,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