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晖/日本建国大业至今未完,待续
▲历经两次来自外在压力后「开国」的日本,皆成功迈向强国之路。(图/路透社)
文/李世晖
在日本的辞典中,「开国」是「锁国」的反义词,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对外开放,但同时也具有建国以及前进、开拓的意涵;而「立国」一词则是指「建立国家」,或是让国家发展、繁荣的基本国策。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政治家们就围绕着「开国」与「立国」的概念,不断试图形塑自己心目中的「日本国」。
以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为例,他在2017年1月20日的施政方针演说中提到,为了下一个世代,他有责任要与国民共同创造新的国家;这是一个「开国」的概念。此外,安倍晋三也直接提出了「观光立国」的政策方针,宣示将大力推动日本的观光产业;这是一种「立国」的思维。
从日本的近代历史来看,日本历经了两次的「开国」。第一次是在江户时代末期,日本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推动了大规模的体制变革。此一明治维新的过程,又被称之为「明治开国」。第二次则是在二战之后,在GHQ(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视为的主导下,战败国日本进行了一连串的体制变革。此一过程,被称之为「战后开国」。两次的「开国」都是来自于外在的压力(或者可以说是来自于「美国」的压力),而开国之后的日本,也都成功的迈向了强国之路。1990年代初期,日本在政治上进入了新的「平成时代」,但在经济上却面临的成长停滞。此一时期,日本国内开始出现以「平成开国」的体制变革,让日本重新走上富强之路的论述。1990年代中期之后的政治改革、制度松绑等变革措施,都在此一开国思维下进行的。2013年,安倍晋三首相所规画的「强大的日本」蓝图,也是想借由美国主导的TPP压力来进行「开国式」的变革。另一方面,日本的「立国」思维,比较接近基本国策、国家定位的意涵。最著名的「立国口号」,则属明治维新之后的「贸易立国」,以及二次战后的「经济立国」。前者是日本帝国走向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后者则是战败国寻求新国家定位的政策方针。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描绘横滨繁荣景象的浮世绘。(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值得注意的是,战后的日本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基本国策或国家定位,也由此发展出各种不同的「立国」概念。例如,在1980年代,为了建立电子产业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喊出了「电子立国」;1990年代为跟上电脑科技与网际网路的风潮,日本政府提出了「科技立国」;2003年,当西方舆论赞扬日本流行文化之际,日本政府则顺势推动了「文化立国」;全球金融海啸之后,日本政府也于2010年强调「金融立国」的重要性。此外,为了行销日本的绿能产业与基础建设技术,日本也曾提出「核能立国」(2006年)与「环境立国」(2007年);而为了把日本打造成体育大国,也曾出现「体育立国」(2010年)的构想。
然而,经常出现在日本国内的「开国/立国」讨论,直接反映了当代日本所存在的两项事实:
第一,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从未真正的「开国」。传统的日本体制在明治维新之后虽然华丽转身为现代法制,但许多思维与惯习依旧保有江户幕府时代的精神。这样的传统思维,形成日本社会与市场的封闭性。正因为没有真正的「开国」,才会不断地强调「开国」的重要。
第二,二次战后的日本,始终处于「国家定位」的混乱。因为战后日本的「国家定位」,在「日美安保」体制与和平宪法架构的拉扯、制约下,一直摆荡在「和平的中立国家」与「重新武装的正常国家」之间。《日本国宪法》不允许日本拥有军队,但在「日美安保」体制下,日本必须建立自卫队来保障本国与周边区域的安全。这样的矛盾,也让日本必须不断的以「立国」思维,对内凝聚国内认同,对外强化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存在感与价值。
▲日本陆上自卫队员参与2010年观阅式。(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本文一开始提到,「开国」与「立国」都有「建国」的意涵。而日本不断的追求「开国」与「立国」,其实在某个程度上显示了日本仍是一个「未完成的国家」。最后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日本是亚太区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这也使得日本在「开国/立国」思维上的交错,无可避免皆受周边国家的关注。
好文推荐
李世晖/献贡之行?安倍访美的背后意义
李世晖/日本博弈默示录
●李世晖。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上席所员,庆应义塾大学媒体政策研究科特别招聘教授,现职为国立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位学程教授兼主任。专长领域为日本产业政策、日本经济安全保障,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