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襄/何妨来场台湾面包博览会

刘克襄表示,面包孕育了非物质文化精神。(图/刘克襄授权使用,请勿随意翻拍)

作者/刘克襄(自然观察作家

近些年,跟别人讨论及台湾面包的定义时,脑海总会先浮升一个旅行图像。一位戴着斗笠越南农妇,双手捧着丰硕的地方物产

初次看到,因距离较远,未加细查直觉以为是贩售越南稻米,又或者是越南河粉。后来近瞧,才惊觉是法式面包。在越南大城街市,这类妇女贩售的景象相当常见。那一根根椭圆长棍面包,清楚地告知着,此款食物早已转化为越南人主食。有些更在面粉里加入稻米,创造更轻软的质地。切开对半时,依不同时节掺合更多在地食材,形成他们独一无二的品牌。远在台湾,走进外劳密集活动商圈,我们也不难看到,此一法式面包的流行。

多数以面粉为主食的欧洲国家,当然都有其代表的面包。面包的意义也远远超出食物,孕育了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在亚洲,除了越南有此内化日本也早已走出多样的精致风味。相对于此,80年代以来,台湾的面包虽从点心内容走入主食以及生活必需品的阶段,但我们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好像也说不出具体的所以然。

或许有人会提及葱花红豆波萝等等。这些基本款,确实跟我们过往的生活紧密结合,现今仍是最热卖的面包种类。但总觉得略嫌贫弱、不足,深受日本影响,少了一个整体性的丰富总合,可以涵括出家园物产的多样意义。若是对照法式面包,这种状态愈加明显。

▼刘克襄认为,葱花、红豆等是最热卖的面包种类,但总觉得略嫌贫弱。(图/刘克襄授权使用,请勿随意翻拍)

然回顾晚近十年,台湾的面包师傅参与国际比赛,为台湾争取了不少声誉,许多国内外面包商家纷纷在大城市设店,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面包烘培盛世。有些面包甚而不再是寻常吃的食物,反而慢慢地形塑成礼品。相对地,食安问题的浮现,则让面包的制作添增了在地食材新鲜好料,或者粮食自主等议题

我们能否研发出代表性的台湾面包?下一个十年的面包烘培盛世有可能浮现?接触了许多业者大家都有类似共同关心的议题。未来的面包产业发展,明显需要重新定义和修正

如是迫切,不知我们有无可能,经由多回研讨,寻找到交集和共识。前几日,参加「台湾面包论坛」时,大家便激荡出兴办面包博览会的想像。期待未来能透过此一节庆活动,寻找出代表台湾的面包。由美好面包的议题领头,带动更多人关心地方物产和农业生态。一并创造更适合的面包制作环境,邀集年轻人参与。

那次论坛,好几家烘培业者也带来各种新产品。他们努力地以在地风物为食材,摸索新面包的口味本土小麦的广泛栽作,各类米食品种的融入,都有多方实验。连粽子、刈包等也有人在尝试和面包结合。面包不只是单独实用的食品,更能与各式食材料理创造新境,隐隐然成为一个趋势。

既然大家都在尝试,若真能固定有一博览会形式,大家集聚一堂,透过面包进行多样对话,想必是可以共享的一桩美事。台湾面包的款式,面包文化的意义,说不定也能应运而生,进而带出地方物产的活络

● 作者刘克襄,绰号鸟人,作家、自然观察作家,从事自然观察、历史旅行与旧路探勘。原文刊载于刘克襄个人脸书。本文已取得本人授权刊登。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

▼刘克襄认为,面包不只是单独实用的食品,更能与各式食材料理创造新境。(图/刘克襄授权使用,请勿随意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