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际夫专栏/社会住宅可以解决高房价?要信就信吧!(下)

罗际夫撰文/图片提供

上周谈社会住宅,讲到地从那里来的问题,其实,找地不易,大家心知肚明,所以,先找现有的公有房产做为实施社会住宅的第一步,我倒觉得这做法不错,先清查闲置资产本来就是各级政府应该做的事,可以先照顾到需要帮助的人,偏偏这么好的做法,却执行得荒腔走板

捷运宅开放供社会住宅使用一事来说,我看到的是官员非但不先沟通消弭住户的担忧,反而是不查证就先爆料深化民众的对立,而且还无限上纲把全台北市民都说成既刻薄又无情人类,展现的还是为官以及所谓高级知识份子的傲慢。住户会反弹,会恐惧,这是可以想见的,我就不信,假使这些官员住的社区要被列为社会住宅,他们自己或是他们的邻居不会有意见,当然,他们很多人都是住豪宅,可能不会有这种烦恼。(如果那一天他们的豪宅也释出部份做社会住宅,那住宅正义或许就实现了也说不定。)

既然是父母官,也是公仆,解除大家住的恐惧本来就是义务,为什么不会想想,拟定一套双赢的计划,把一般住宅与社会住宅的共有社区经营另类的示范社区,例如,提供一套有效管理制度,并确实执行,或是给予这些居民一些食衣住行育乐优惠,例如大众交通工具的优惠,或是租税优惠,再则还可以考虑,多在这些社区办些指标性主题活动,增加互动或是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展现诚意,才是正道。

我也不觉得社会住宅进驻社区会影响房价,台北市有一处国宅一直被视为是某种型式贫民窟,然而,这个社区附近还是盖了很多房子,房价也没掉,但不可否认,如果社会住宅没管理好,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而让人却步也是事实,过去我们也盖了很多国宅,但结果咧?一下子盖几千上万户的社会住宅,我敢保证,一定是盖完就算交差了事,可以在政绩上列一笔了,盖了之后呢?管它去死!反正管不好是后人的事。

所以,重点是在管理的执行力,而不是只想着或急着展现政绩,如果盖住宅之前就先公布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及给予住户各项优惠,说不定,还有很多人想方设法买这个社区的房子呢!

此外,还有一个令我不解的讨论就是,官员也好,学者也罢,以及我们的媒体,在讨论社会住宅议题时,口口声声说是要让“年轻人”有房子住,如果大家把社会住宅界定福利政策,那照顾顺序首位就不应是年轻人,中老年人才该是优先被重视的一群,特别是高龄化社会离我们愈来愈近,现在的政策逻辑大有问题,不是吗?

千万别抓我语病说年轻人不该住社会住宅,我可不是这个意思,而是顺序问题,对于年轻人,我们应该提供更好的购屋优惠条件,让他们能买房子,就像新加坡一样,但我也了解,大家「那么关心」年轻人的用意,选票嘛!

自从上周写了上集后,就一直在想,若是一开始思考社会住宅政策时,就以建立模范社区的方向规划进行,而不是一直想着把人「塞」进住宅,数字好看就好,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社会观感」,或许很难,但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呢?假使依照现在的模式执行,社会住宅会执行成什么样子,有没有实现居住正义,解决高房价问题,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罗际夫:现职:正声广播电台财经早知道」节目主持人经历:1. 《民生报》理财组记者2. 《Smart智富月刊》主编、采访主任3. Ettoday 东森新闻报财经组召集人、组长4. 中央广播电台「智富理财风」共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