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致命需「天時地利」 醫揭3症狀是警訊:過2天沒事免恐慌
宝林茶室食安风暴延烧,远百信义A13内的店面暂停营业。记者林伯东/摄影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验出罕见米酵菌酸,医师指出,虽然加热毒性不变,民众无须恐慌,米酵菌酸达致命条件需天时地利,在适合温度及酸碱值环境约2天繁殖,毒素才可能危害性命。
台北市信义区宝林茶室中毒案持续延烧,截至今天上午,卫生福利部累计接获通报18例。台湾首次验出米酵菌酸,台北荣民总医院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告诉中央社记者,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在土壤不少见,但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要达2条件,所以国际上不常见相关消息。
第1个条件是建立唐菖蒲伯克氏菌适合繁殖的环境,杨振昌说,这条件可不容易,必须同时温度、酸碱值及含盐量都必须控制住,唐菖蒲伯克氏菌喜欢摄氏22至33度、酸碱值中性、含盐量低于2%以下的环境,甚至适合繁殖的环境须固定维持,达一段时间才会有毒素。
第2个条件是生成时间足够到米酵菌酸可能严重影响健康致命的程度,杨振昌表示,唐菖蒲伯克氏菌约需要1至2天繁殖,毒素份量才可能危害性命,仅1、2小时繁殖的毒素量,不慎服用时,症状较轻微,大概仅会出现轻度肠胃道症状,不至于出现生命危险,民众无须过度恐慌。
「米酵菌酸是怪胎。」林口长庚医院儿童一般医学科、儿科急诊主治医师吴昌腾在脸书上分享米酵菌酸是粒线体毒素,由唐菖蒲伯克氏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变质银耳、毒菌污染发酵玉米粉制品、米粉制品及长时间浸泡黑木耳,都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即使120度高温下,处理1小时,米酵菌酸毒性仍不会被破坏,普通家庭烹饪方式和食品加工处理过程难以去除。吴昌腾接受媒体联访时表示,因为米酵菌酸中毒少见,医疗端很难发现,除非已经有1人确诊,后续群聚或接触史的民众才能被掌握。
「过了2天没症状,就不用恐慌。」吴昌腾说,米酵菌酸中毒的潜伏期约为20分钟至12小时,少数病人为1至2天,过去几天曾去宝林茶室的民众,如出现肠胃道症状、肝肾受损或意识不清是警讯,中毒严重程度取决于食物所含米酵菌酸的量以及病人的进食量。
米酵菌酸无解毒剂,轻症依赖症状治疗,部分患者可短期自行康复;重症则可能需进行催吐、洗胃,若病情较严重可并用活性碳吸附毒素。吴昌腾认为,以临床上来看,一般食物中毒症状多是与肠胃道或肝脏相关,米酵菌酸中毒精准攻击细胞,让细胞饿死,造成肝、肾、脑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