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司法信任度仅4成 许宗力要法官有柔软的心
▲许宗力于司法节致词,说人民对司法信任度低,仅在4成左右徘回。(图/记者吴铭峰摄)
司法院长许宗力在2019年司法节致词时表示,「人民对司法并不满意,近十年来民众对司法的信任,仍仅在四成上下的低档游走、徘徊」、「司法至今仍仿佛命悬一线」,他要审判者「要看见当事人,要保有一颗柔软的心!」并要法官们愿意付出心力,落实公平审判。
为庆祝2019年司法节,司法院与法务部、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共同举行学术研讨会。许宗力一开始就表示,「人民的信任,是司法的最后一道生命线。」「然而,司法至今仍仿佛命悬一线。」他表示,司法的挑战往往在于,纵使判决结果无法尽如人意,仍须让人民对审判过程、对体制的公正性保有信心。
他接着说,「即使2、30年来已确立毋庸置疑的审判独立,行政或政党的不当干涉已不复存在;即使司法风纪相较于过往,已有明显改善。」但让人遗憾的是,「残酷的现实却是,人民对司法并不满意,近十年来民众对司法的信任,仍仅在四成上下的低档游走、徘徊。」
许宗力认为,人民对司法不信任的原因很多,也许是崇尚「重刑」的台湾社会文化,也许是司法未能脱免于政治干预的威权印记遗留,或偶有出于媒体误解或断章取义或夸大报导,反复强化了法官与常民经验脱节的公共形象,也可能是政治意识形态对立、社会价值多元而致生观念分歧。
许宗力说,自己是司法体系的大家长,提升人民对司法体制的信任,是他责无旁贷的任务。所以他希望审判者「要看见当事人,要保有一颗柔软的心!」唯有法官用温暖、柔软的心,在审判时展现耐心、开阔之心及同理心,方能让民众感受法律中的温度与人性,也才能长久维系人民对司法的信心。
至于法务部次长陈明堂则说,因应犯罪类型复杂化、组织化及新兴科技之发展,为使犯罪侦办机关得有效运用新兴科技设备进行犯罪查缉、调查证据,同时亦须兼顾人民基本权利之保障,故法务部今年以「从司法专业与正当程序之观点来谈科技侦查与人权保障」为主题,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在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秩序之出发点为任何侦查作为时,能同时思及对于人民权利之干预,两者间应取得平衡点,以兼顾案件之侦办及人权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