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一嘴油腻的中年男人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板鸭

一天的人间味从这里开始,

欢迎关注本站旅游味知饭局栏目微信公众号ID:TastesLife)哟!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出南京,初次乍听这句话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南京吃一次板鸭,去过南京的人对板鸭的情怀自是不少,哪怕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当他说起板鸭的时候,好像那鸭子就在眼前,他说,一百位老饕,或许就能吃出九十九种味道。我恍然,这也是味知的某一层定义吧。

世人皆知武汉那座新中国第一个矗立在江上武汉长江大桥,更有食客将武汉板鸭誉为少数可以上得任何餐桌美食佳品。然而对于桥和板鸭,南京人民是不服气的。

如果说武汉的板鸭,是甜中带辣;那么南京的板琵琶鸭可谓酱鸭俱香——对于从小吃板鸭长大的人而言,这是能让灵魂吃出天际线东西。对于琵琶鸭的美味,我已不想再多阐述。一百位老饕,或许就能吃出九十九种味道。

今天,我要讲一个和琵琶鸭有关故事

没有遇到老林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掉在地上的东西,真的还有再进入口中权利,也还能成为一段故事。每到夏季的晌午,南京的闷热便开始肆无忌惮的横扫每个角落。如果这时候能找到一家有好几个风扇集体拼搏的板鸭店,那真是这一天最大的幸运了。

我见到老林,就在这样一家店里。不同的是,在我们一行人刚刚落座的时候,老林的第一局已经接近尾声。作为街坊好几年,老林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家伙没有正当职业、又在家待不住、为人还格外喜交朋友帮人办事

老林的办事方法很独特,如果他能办了,他会收下你递过来的茶水费并把板鸭吃的心安理得。如果他办不了,他依旧会收下这份茶水并依旧把板鸭吃的心安理得。在他的世界里,只要你开口了、用我了,不管成不成,那就是我的工作已经开始。

这在当初那个小街区,是无法被理解的,于是老林也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骗吃骗喝骗子。可是直到我来到了北京,才发现老林的工作模式,是多么的划时代。

点餐之后,我们同桌三人都静静的没有说话——在听隔壁的老林宣扬他如何为某某某把孩子入学事情解决了。这样的民生题材还内含知识点,绝对是能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餐桌第一话题

“那个时候年轻,没能力,帮朋友干么事(sì)只能尽力,但是不一定能把事情办的朋友满意。”

“现在不一样了,到哪里不是魂着走(横着走)!”

说罢,老林撕下一块板鸭上的脆皮,在阳光下反射着油滋“噌”的扔到嘴里

老林个子很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带气场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衬衣口袋里还象征性的挂了一支笔,虽然不知道它实际的作用。消瘦的脸颊上有一根突兀的黑毛,据老一辈讲这是富贵东西,拔不得。

“你交手机费的时候阔以(可以)问问营一银(营业员),是不是要卖我几分面子!”

通常这样的局,老林每天可以走好几拨。据同桌的朋友说,个中说辞,老林几乎不会有大的改动。然而对于老林而言,这就是工作,就是在应酬,就是在走工作流程和标准话术。回了家,再唠叨的婆娘也说不得自己什么。

这便是我与老林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唯一的一次。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多特别不一样的经历,也没有特别的见识。从那往后,和老林有关的事情,我总是听说。久而久之,街区里有这么一号人物也让大家在茶余饭后有的聊。

往后的几年,老林儿子大学毕业去了国外、老林某段时间据说遇到了几位能办事的贵人混的风生水起、贵人倒台了老林也跟着进去了、老林家搬走了、自此再无老林音讯

到了现在,街坊们还会提起。“老林就是老林,被带走的时候都那么有意思。”

“是哦,人都架起来了,老林突然就挣开了,蹲到地上捡起了一块板鸭说不能浪费。”这或许是大家知道的,老林的最后一块板鸭。

没有那么多美味,没有那么多奢侈,沾了尘,它还是一块值得入嘴的板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