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需要的不是自经区

李武忠

经区审议农业加值是争议焦点之一,后续的货贸、TPP、RCEP等将面临同样的问题,除非在农业开放议题做出让步,想顺利加入恐非易事政府部门必须及早因应,否则迎来的会是一场场激烈的抗争以及社会阶层一次次的撕裂,台湾要如何在快速区域经济整合的潮流中踏浪前行。

现况而言,国内确实有部分农民乐于吸收新知,勇于创新所生产农产品品质佳,符合食用安全规范甚至拥有相关品质安全认证(如有机、产销履历、吉园圃等)证,属「高品级」,消费者接受度,可以透过品质差异和国外进口低价却可能有食用安全风险的农产品做市场竞争,甚至外销到国际市场,他们并不怕贸易自由化竞争,只是这部分比率偏低不到总量的20%。而多数农民受到规模资金技术、市场等限制所生产的农产品属「普遍级」不仅经常发生产销失衡,价格暴跌甚至血本无归,也无力与国外大量且低成本的农产品做价格竞争,对自由化自然忧心忡忡,这才是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以目前台湾农业现况,要接受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贸然大幅降低关税以及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多数农民而言确实是不可承受之重,农民与农运团体强烈反对,并非没有道理。

政府想透过于自经区内实施「农产加值」,创造多赢策略,实际创造出的利润多归于企业、加工厂进出口商,对农民帮助不大,反坐实重商轻农指控,台湾农业要能够承受自由贸易冲击,必须要进行新一波的农业改革。未来除了从国土规划着手订下确保台湾粮食安全的农地红线以及可能的区域配置,这些农地非经严格的审查程序不能任意变更。对于因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受到伤害的产业,政府部门总习惯以补偿救助金来缓解的抗争,此次两岸服贸协议政府部门也宣称编列982亿元受冲击补偿救助金,必要时可以追加。实施短期补偿固然有其必要性,韩日在加入FTA 时除了力争缓冲期外,对受害的产业也会给予补偿,更重要的是如何辅导受影响产业转业转型以及技术升级(韩日作法值得参考)。过去为因应加入WTO 政府部门也编列千亿元受进口农产品损害救助基金,固然发挥部分的功能,但是就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竞争力提升、农民所得增加、农业劳动力强化等并不如预期,应该深入检讨改进(包括经费管控、运用以及研考追综),以免重蹈覆辙。

对于愿意继务农者,无论在经营理念、产销技术、环境维护、食用安全等都必须要全面升级,缩小普遍级规模扩大高品极规模,政府除了给予资金、技术、资讯行销等协助外,鉴于农业科技研发成果主要来自政府部门,为配合农业转型需要,政府所属试验研究机构与农改场的人员编制与任务需重新调整并检讨修正现行财权和技术移转权利金的取得和分配,全力来支援农民达到升级目标。

面对贸易自由化大军压境,台湾农业不能长期依赖政府的保护以及补贴救助,必须脱胎换骨过程阵痛在所难免,只是现在不做,未来冲击将更难以承受,方向搞对了稳步向前总有抵达目的地的一天,政府别瞎忙徒增民怨,无助农业困境的消除。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