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涨太快 南部建商考虑成屋再卖

成屋销售可以确保营建成本不会侵蚀获利,未来可能重新成为销售模式的主流。(图/记者建宇摄)

记者陈建宇/综合报导

南部房市在肺炎疫情趋缓之后出现「报复性买盘」,因此很多建商纷纷推出预售案抢市,但近期很多建商发现,预售卖得好未必能赚钱,就是因为建筑成本上涨太快,工程将发包时才发现其实没赚钱,因此有不少建商也开始思考采「先建后售」或「结构中销售」,才能确认成本不致于赔售。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部建案都采「成屋销售」,因为民情较保守,且买房目的为自住,看得到摸得到的成屋就是最保险的选择。不过近年因为成屋热销导致无房可卖,加上买盘主力首购族手头资金不足,因此付款相对轻松的预售屋一跃成为主力产品

不过近期这样的状况可能会开始转变,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工」引发的工资上涨,导致营造成本最近2年至少上涨2成。欧美建设机构董事长特助卓昱延表示,目前大楼产品的营造成本每坪约10~12万元,不过随着工资上涨,未来营造成本可能会更高,对于开发商来说会是很大的压力

南科大厂使用大量机具人力,让台南建案的缺工状况更明显。(图/记者陈建宇摄)

而缺工问题的除了因为房市景气好、各家建商抢房子之外,包括公共建设、产业界设厂都需要工人,因此大家都在抢人。缺工现象在台南又比高雄明显,原因就是南科开发速度快三富地产总经理钟增荣表示,南科的这些大厂为了让工厂可以尽快上线投产,需要的工人数量大,也分走相当多建案所需的人力。钟增荣举例,以台积电盖1个厂所需要的人力和机具,大概同时间可以盖10栋大楼建案。也就是说台积电南科盖1个厂,就有10个建案找不到人盖房子。

而随着营建成本垫高,不少建商发现预售虽然热卖但却赚不了钱,因为原本推估预售卖的价格有一定获利,但营建成本上涨太快,因此当建商要开始发包施工时会发现,营建成本上涨的幅度吃掉获利,变成房子盖下去不仅没赚钱,甚至还可能赔钱,因此很多建商开始思考不采用预售的方式卖房子

卓昱延指出,考量到营建成本飙涨的因素,确实有不少建商开始考虑改采「先建后售」的成屋销售模式,或是「结构中销售」的方式卖房子,因为这些方式都是工程已经发包,大致确定了营建成本才开始卖房子,可以确保获利不至于被侵蚀,因此未来几年南部房市可能又会走回过去「成屋销售」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