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耕365/你认为做公益是捐款好 还是行动重要
图、文/善耕365
农历新年将至,已经举办了32年共计22届的「街友宴」,今年仍然持续照常举行,不过主办人「刈包吉」廖荣吉表示,今年举办完之后,希望能找到接班人,未来持续进行这项街友宴的活动,78岁的廖荣吉也因为自己的年事已高,加上体力、财力日渐不足的情况下,决定寻找有心人士接续设宴,他开出条件是有耐心、度量,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财力,因为台湾正面临着捐款减少的社福寒冬,他说:「没有钱怎么做爱心!」
「捐款」确实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公益行为,但也是最常受到舆论的批评和审视,所以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公益严格,却对信仰宽容!」(http://npost.tw/archives/39553)里面提到了,受到捐赠的单位或团体,都应该要做到各项财务的公开、透明化,清楚说明每笔金钱的流向,诚实坦率的面对大众,才不会到最后沦为私人的敛财工具,也能让每个人在面对捐款机会的同时,可以更安心、更信任的,完成不一样的思考和选择。
早在2014年8月,1111人力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暨上班族公益行为调查」中显示,就有将近4成的受访民众所任职的企业,有在推动或鼓励员工参与公益活动,而其中又以捐款捐物资(66.94%)占比最高,其次还包括有:弱势族群的陪伴照顾(47.58%)、捐募发票(34.68%)、急难救助、探访(25.81%)、定期捐血活动(22.58%)…等类型的公益参与。另外在受访民众中,有高达8成6进一步表示,自己本身就有参与公益活动的习惯,其中的35.48%受访者更直言,是受到公司正面鼓励的影响后,才开始养成这项强化善行的举动,而在深入探讨受访者们,个人偏好投入的公益活动性质时发现,以「捐款支助」(40.38%)独占鳌头,其次分别为「劳力陪伴」(22.40%)和「捐赠物资」(22.08%),证明了「捐款」仍是目前最为热门的公益参与项目,所以让不少人开始思考,帮助一家社福团体,到底是该出钱还是出力比较好呢?或许捐款是一项实际又直接的帮忙,但是无法量化的参与与爱心,所造成的影响力又该如何评估呢?
微公益,出钱好还是出力好?
「微公益」是中国大陆的用语,是从微文化的观念下延伸出来的,主要是说明从微不足道的公益小情开始着手,强调积少成多的成效,透过这样的微公益模式,让更多人意识到做公益、付出爱,不见得要很有钱才做得起,个人的力量或许很微薄,但如果能集合群众微小的力量,相信也是能够照顾到需要帮助的人,甚至创造善的无限循环,而造就出不同凡响的影响。
先前就有人以「微公益,出钱好还是出力好?」这个主题,作了一次小型的调查发现,认为捐款(出钱)好的受访者说,既然说好是要随手做公益,限制的门槛不能太高、太复杂,就像小额捐款或是零钱捐这类型的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以量取胜、积少成多,另外,捐款可以救急需、救穷苦,就像「爱心营养午餐」、「老人送餐」,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改善贫困孩子及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是实实在在、标竿立影的改变。」而认为参与(出力)重要的人则表示,做公益的实质意义,就是要宣扬一种大爱的精神,虽然捐款很实际,改善效果也好,但是如果能真正让自己参与其中,在自己感动的同时,也能带动感染其他人的影响力,这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将公益的正能量发辉到最大,不断的延续传递下去。
2016年7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的主席马云,出席全球XIN公益大会的时候,公开说明为何在2014年云南地震只捐了100万,却在2011年日本311地震捐出300万,他说:「公益需要的不只是钱,今天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国家、任何灾区,不会因为你捐出去的一点点钱而发生变化,你捐了钱,是你自己发生了变化;因为你发生了变化,世界才有可能发生了变化。捐款真正发生变化的不是灾区,而是你自己。」(自由时报,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758272)阿里巴巴集团在2015的一年里,一共捐了超过2亿人民币作为公益基金,一开始他以为只要有钱的话,做公益就已经很足够了,但很快明白一个道理,光有钱是远远不够,公益还需要大家花出时间、热情、智慧去参与。他说,公益与慈善的差别在于,慈善需要的是给予,而公益需要参与,公益不是要看花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唤醒了多少的爱心,因为每个人状况不同,未必都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可以去做公益、参与公益。
所以在2017年12月1日,在阿里巴巴合伙人的第一个公开会议上,马云郑重宣布阿里巴巴最重要的战略,启动阿里巴巴的脱贫基金,5年内投入100亿元参与脱贫攻坚,扶贫是授人以『鱼』,脱贫是授人以『渔』,致富则是造鱼塘,为脱贫创造条件,所谓「扶人先要扶智」,阿里巴巴推出的扶贫观念,不是仅仅的捐钱、捐物资,是想要如何把捐募到的钱变成财富,并且让人们能够持久地赚到财富,这是巨大的挑战,更是企业界难得的机遇。因为社会公益事业不能光光靠几家企业在支撑,需要有更多同行者的参与,所以比捐钱更重要的,是要能成功唤起人人参与,他希望大家都能加入这个计划当中,他举例说明:一个贫困地区,不会因为你捐了5块钱,或10块钱而发生变化,但是你个人则会因此产生变化,当你开始转变了之后,这个社会才会跟着有所变化,实际上这100亿可能解决不了多少的问题,但是因为100亿所带动出每个人的行动和参与,将可能改变许多贫困所面临的问题。
大概从1980~2000年之间出生的青年人,在美国称为「千禧世代」,这个世代的青年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对于公益的看法,期待更加透明、改变说故事的运作方式,更喜欢把科技跟慈善相互结合,所以他们对于捐款给大型机构没什么兴趣,他们更想要的是结合自身技能和价值,改变旧有传播沟通的方式,尝试改善结构性的政治或社会问题,除了捐款,他们更希望能参与志愿服务,把自身的才能与公益目标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教育、健康照顾、环境保护这3项议题,更容易得到、引起他们的共鸣。
当这个世代逐渐成为全球社会经济的中坚主力后,他们把捐款视为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捐款选项和机会的时候,他们会思考、在乎这些捐款后续所带来的改变和影响,也因为这种捐款的偏好模式,将逐渐改变过去慈善组织在募款宣传上的各项运作,这种新思维就是所谓的「行善本身的成因,远比机构的形象还重要。」而且数位时代与科技所带来的改变,往往会让最初因为新思维加入的捐款人,最后也成为一个最忠实的推动支持者。
在这个社会上,不论是哪一个世代的人、也不管是赞成「捐款好」的人,还是支持「参与重要」的人,虽然大家所主张的方法,所追求的过程或许都不尽相同,但是大家还是都有一个共识、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不管是捐款还是参与,只要能真正、有效的去帮助到别人,这就是一种暖心的幸福,所以仍还是有许多的志工,不遗余力的以行动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来成就更多的公益事务,因为他们相信「将每一个人微小的力量团结凝聚后,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将不可限量。」
善耕云端找公益,服务学习真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