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夜经济/引进网红台湾夜市 蚵仔煎、大肠包小肠通通吃得到
恰逢官方推动夜间经济,「台湾夜市」成为上海闵行区的敲门砖!日前拥有超过50种台湾美食的22家摊商,在爱琴海购物公园商场正式开市。包括九份芋圆、士林香肠、宜兰肉卷、蚵仔煎、日月潭香菇茶叶蛋等台湾美食小吃,如今可以在上海一次满足,造福大陆民众更温暖当地台湾游子的胃。
「来芒果雪花冰欸,新鲜芒果、纯牛奶做的喔!」、「弟弟,你的香肠要不要加蒜头?」在台湾人熟悉的热情吆喝声中,26日当天开幕的台湾夜市从下午5点到晚上9点半,营业额就达到14万元人民币(约合新台币65万元)。
▲上海台湾夜市。(图/记者陈政录摄,下同)
共同筹办夜市的上海台商周报社长杨文山指出,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闵行区官员去年底就曾来台考察,发现台湾夜市特别欢乐、祥和,决定引进,先选在闵行最成熟的商业区试点,7月26日到9月15日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平日下午到晚上,周末从早上11点就开始于商场的内部街道开市。
本次22家摊贩中,有15家专程从台湾前来,其余也多是由台商在大陆配偶主导,引进美食以北部夜市为主,包括士林蚵仔煎和大香肠、宜兰肉卷、九份芋圆、西门町蚵仔大肠面线,还有中南部的日月潭阿嬷古早味香菇茶叶蛋、六合夜市大肠包小肠等,现场更有由台湾青年组成的云门鼓集乐团,定期表演炒热气氛。
▲杨文山秀出第一批由台湾人申请,在上海的夜市摊商经营许可证明。
为了完整呈现原汁原味,近两个月这十几位台湾摊贩都将常驻上海,芒果雪花冰电老板娘在场手把手教导员工刨冰机操作秘诀,以及芒果切法和装盘艺术,她说,常听人讨论大陆市场,这次决定自己来看看,在台北的店就先请员工经营。其他摊位老板也不惶多让,臭豆腐满满的台式泡菜、士林大香肠配上蒜头片,呈现道地的台湾吃法。
开幕当天,台湾夜市除了吸引当地台湾游子驻足,更有不少曾到过台湾的陆客慕名而来,一名陆客就表示,去台湾玩时就很喜欢夜市的氛围,觉得台湾香肠味道更香,用料扎实饱满;一位在上海从事金融业多年的台商爸爸,当天带着全家前来捧场,他说在外地能吃到熟悉的家乡味,还是正宗的台湾夜市,实在很让人感动,希望在大陆出生的儿子,也能品尝爸爸妈妈从小吃到大的小吃。
杨文山说,台湾小吃的特色就是多元化、很亲民,现在庶民经济兴起,希望能让摊商们一起「发大财」,更打造成大陆台湾夜市经营的典范,在大陆官方推动夜间经济的背景下,拓展市场。
将台湾味带到大陆,受限两地法规不同,也不是这么容易,在官方要求夜市的食安、消防标准一律比照餐厅下,开市下午台湾夜市才拿到上海第一批,由台湾人申请到的夜市摊贩经营许可证,上海苏畅文化传播市场拓展部总经理李仁人坦言,不只生熟食必须分开处理,炸炉和烤架旁的桌面材质都必须用铁板,还要独立的排烟系统,增加不少隐性成本,但也有助于台湾小吃在大陆落地时能更加规范、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