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积极进取才能创造两岸新局
国民党全代会无异议通过新政纲,吴敦义终于取消了洪秀柱的「深化九二共识」,「和平协议」也被「和平愿景」取代,「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再度成为国民党大陆政策方针,不过,吴敦义在致辞中并没有强调「各表」这两个字,而是以「与陆方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对于它的涵义,双方同意用口头声明的方式,各自表达」表达「各表」。国台办以「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回应国民党。
回顾历史,国民党与国台办一来一往的论述,大致都依循九二会谈之后两会函电往返的历史事实,吴敦义回到92年国民党的主张,国台办则低调凸显与国民党的「同」,却省略了「异」。大陆对九二共识的基本立场,是前国台办副主任唐树备于1997年5月时的说法,「两岸双方是针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所达成的口头共识,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大陆始终强调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也就是说,大陆强调的是「各表一中」,从来没有接受过「一中各表」。当然,大陆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不是不愿意做出妥协,唐树备才会在1997年宣称两岸达成「口头共识」。也正因为有了这个默契,国民党执政期间,大陆方面才会对台湾的治权现状做最大限度的默认,陆续签署涉及公权力的协议,并承认陆委会官衔,到了马习会,双方互相以领导人称呼,实现了两岸互不否认治权的最大突破。
但是随着国民党的败选,两岸局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蔡政府拒不回应两岸定位的核心原则,迫使大陆加大了反台独的力度。马政府时期已实现的两岸突破,现在又全部倒退回去,不仅很难再有协议签署,两岸官方互动更是直接停摆,高层互动更是不可能再有。
不仅如此,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接连为两岸关系划下红线,他透过多个场合明确宣告,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清楚表达了大陆方面反对分裂的决心。至于蔡政府上台以来大陆一系列的施压和反制措施,也都可以看出大陆的这一决心绝非空谈。
在这种情势下,国民党当然应该主动承担起恢复两岸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健全发展的重任,但两岸关系已跌入冰点,大陆加紧反独促统的新情势下,国民党还一味强调「各表」,甚至重回马政府时代「不统不独不武」,又将如何说服大陆支持国民党?事实上,上述主张在台湾社会内部的认可度也都在不断下降,马政府后期两岸关系出现种种龃龉,以及台湾社会的强力反弹业已提醒国民党,单纯的「只经不政」并不能解决两岸在政治领域的根本分歧,而且随着两岸交流进入深水区,政治分歧终究会浮上台面,迫使当政者不得不予以正视。
负责任的政党和政治人物都必须发挥创造力,一方面要想出合理的两岸政策论述,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与对岸协商互动,最终找到双方都能接受、并能最终解决两岸问题的长久之道。显然,吴敦义上台之后的保守作为距离这一目标是南辕北辙。两岸关系不进则退,如果国民党还是原地踏步,那么就会被甩在两岸发展大势的后头,再来追赶就会更加力不从心。事实上,随着大陆不断采取单方面措施吸引台湾民众前往对岸投资兴业、求学就职,留给国民党发挥的空间也已不多。
当务之急,吴敦义和国民党应该摒弃保守思维,不要再将两岸关系视为票房毒药,而应正视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的竞争优势,重新面对台湾民众,让更多的台湾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并以更多的政策论述打动人民,说服人民认同两岸关系的改善才是台湾继续向前发展的出路。在此基础上,国民党也应该以主动之姿与大陆就政治争议展开对话,为两岸化解分歧预作准备,并最终达致两岸政治分歧的解决,而这恐怕也将成为国民党未来重新赢得政权的核心竞争力。
国民党若能重回积极进取的两岸路线,才能给民进党带来实质压力,刺激其在两岸政策上改弦更张。两岸关系跌入冰点的始作俑者在民进党,蔡政府应提出民进党对九二会谈历史事实的认知,以及自己的一个中国原则论述,在此基础上才有机会与大陆求同存异,也能为两岸关系创造出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