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国际艺展的本土思维

明年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将有外籍艺术家参展,是个好主意吗?这个做法凸显一些有趣的议题,因此我要冒着被扣上退步、封闭、保守与政治正确的帽子表达「异」见,特别是理念的看法。

要强调,虽然笔者专注的工作比较是学院内台湾艺术历史文化研究教学,但是借着留学、国外大学客座以及旅游之便,我也踏遍不少国外现当代美术馆、双年展等等,以便做为教学的材料与并吸收新知。要在琳瑯满目又目不暇给的超大型展览中出线,真的是不容易,观念、做法都要够创新与前卫连策展人自身大概都要都需要精心包装一番。简化地说,要够「呛」。

基本上,国际双年展有类似奥林匹克运动意味,是国家概念之间的较劲,比较不是国际商业运动中外籍「佣兵」的操作手法。在我看来,其企图在于彰显历史与文化孕育下本土艺术家们的视觉再现,代表的是特定社会族群的艺术见解与创造能量。在这些超大文化场域之下,极珍贵的社会资源极易被稀释殆尽,注意力很容易被模糊掉,主办单位观众都是。

以我个人的经验,我期待参观美国馆时就是希望嗅到美国艺术的新趋势。若在波兰馆看到英国艺术家的作品,除非仔细端详,一般人会误以为是波兰艺术家。如果知道是这种特殊安排,不论是专业工作者或观众,想必会有一番挣扎吧!至少我的经验是,我会花时间特别的解读,了解何以有如此作法,不过要有说服力并不容易。

我不禁要问几个简单的问题:这类的国际艺术展以外籍艺术家代表参展,是常态还是特例?在上百个国家馆中有多少展馆如此操作着?我相信艾未未代表德国馆有其特殊成因与目的,我们都心知肚明。至今,我们社会的现当代艺术发展,是可以到跨文化、超国界地步,还是在文化政策上需要刻意地培植有潜力的本土艺术家?诸君莫忘,前些日子艺文工作者们抗议北美馆在展览资源上独厚大陆当红艺术家,文化元年总统候选人提问聚焦在资源分配上对本土艺术文化的照顾。台湾艺术展移到国外,就不需有这种考量吗?

最后,台湾艺术家能代表台湾馆的真的是「用」光了吗?我并不是说忽略质的考量,只在乎「给我本土,其余免谈」。台湾仍然有很多好的艺术新秀,只是缺乏培植与舞台,不论够不够世界水准,都是代表我们的社会与文化。

后现代全球化思维下,突破国家疆界、跨越藩篱艺术工作者探讨与表现的主流议题之一,文化的内外界定也受高度挑战与再定义,二元对立思维已被更开放的流动性所取代。但我不认为威尼斯双年展的「台湾」馆有一半的外籍艺术家是「流动与跨界」的实践,也不需要以少少的案例来解释(想像一下,所有的国家馆都邀请外籍艺术家,那么各国展馆的标题就不需多此一举了)。在展览提案送件中说明「有效策略」是不是有效值得后续观察,但其中的「台湾馆的脉络背景与定位」我则抱持高度的怀疑。

没有强调本土文化下的国际(即便在定义上,台湾社会本土或在地的概念有极高争议),脉络与定位是凸显不来的。这让我想到最近阅读一位研究台湾策展机制的澳洲博士生的观察:台湾认同的展览再现,如今已转移到两岸与全球化的架构了。(作者为台湾艺术大学教授现任澳洲国家大学台湾研究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