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两岸别再错失机遇(胡勇)
「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关心国际形势的人大概都听说过这句名言。然而,近年来中美关系急转直下,彼此脱钩与全面对抗不再是危言耸听。即使拜登上台后对川普之治拨乱反正,在对华政策上仍不脱川规拜随。在大陆社科院美国所所长倪峰看来,中美关系中存在4种认识论,两国关系这几年之所以状况百出,主要原因就在于「本质论」和「结构论」的观点占了上风。两岸关系不同于中美关系,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谓「本质论」,倪峰认为是一种偏意识形态的看法,即双方的社会异同最终决定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担心中共输出「中国模式」,挑战美式民主,颠覆自由国际秩序。中国则警惕美国「亡我之心不死」,打台湾牌、香港牌、新疆牌,甚至策动「颜色革命」。
类似的观点在两岸关系中也很有市场。大陆官方多次点名民进党当局「以疫谋独」、「以武拒统」、「挟洋自重」,对民进党回归「九二共识」已不抱幻想。许多大陆网民更为悲观,认为不仅民进党,国民党等在野党乃至社会主流都已经转向台独,两岸关系的本质就是你死我活的「统独斗争」。而在民进党的宣传中,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是台湾要捍卫主权和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大陆则企图消灭中华民国,强迫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同样是不可调和的冲突。
至于「结构论」,强调的是双方实力上的此消彼长会加剧竞争与对抗,「修昔底德陷阱」便是此说的注脚。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两岸实力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无论从经济、军事还是国际影响力来看,大陆对台湾的优势一览无遗。在北京看来,民进党当局主张台独是执迷不悟,抗拒统一是自不量力。大陆民间更是信心爆棚,对和平统一越来越不耐烦。与此同时,民进党也明白对抗大陆是螳臂挡车,于是孤掷一注抱紧美国大腿。在中美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两岸关系只会每况愈下。
两岸关系之所以没有走上绝路,和平发展之所以还有希望,是因为看待两岸关系并不是只有「本质论」和「结构论」两个维度。从「利益论」的角度看,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经济,相互依赖日深,用政治力单方面脱钩是异想天开。就「互动论」而言,两岸本就是一家人,家人相亲相爱是天经地义,有摩擦和不快也可以商量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用大陆领导人的话说,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只要久久为功,必能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因此,要想两岸关系不被「本质论」和「结构论」困住,就应想办法扩大两岸共同利益,强化双方良性互动。最近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焦点,台湾深受极端天气之苦,两岸又都是日本排放核废水的受害者,双方在节能减排和海洋环境保护领域显然存在共同利益,同时也不妨协调立场,共同对日本发声。两岸已经错过了抗疫合作的机会窗口,不能再浪费机遇了,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本质论」和「结构论」继续呼风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