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 是老天送给老人的「寿礼」?

许多人约四十五岁后,才逐渐发觉到记忆变差状况,有了深刻的感受。(示意图/shutterstock)

就人类来说,原先的自然平均寿命约三十岁,直到二十世纪上半期才延长到近四十八岁。以大家共同经验而言,年过三十岁以后,会逐渐发觉到明显的体能衰退,且记忆力不如二十多岁阶段。由此推论,在自然法则里,「三十岁」是个生理性关键点,三十岁以后的寿命可说是向上苍争取来的。

如果活得够久,「失智」似乎就成为老人的「寿礼」。因此,便自然地构成社会上对于老人失智症方面的谬误认知:「老就是番癫」、「老了就是会这样」、「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衰老」等等宿命性想法。这些也是造成失智症容易被许多人严重轻忽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更糟糕的是不少当事人浑然不觉。举例来说,有些人在被建议先去就医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相关症状时,总是直接表现出「我哪里有病?你才有病吧!」的反应。

●旁人早就察觉,自己却浑然不知

大脑管控身体器官,若身体有状况,就会循着神经系统化学分子信号,回报给大脑知道。然而,大脑却没有相同的生理机制,所以其对于自身退化的状态往往懵然无知。

人体内有所谓的「补偿效应」(又称为「代偿作用」),会让人在自身退化的察觉上变得相当迟钝,而这种效应在人脑上的影响,会比在人体「病识感」上更显著。若在躯体方面,补偿效应主要会展现在局部器官;但在人的「脑理」(心理)的运作上,几乎是全面性的掩盖。

原因在于人脑的「意识」,是「脑理」认知系统(类似电脑软体程式执行)全方位运作的结果;除非生理结构中「微系统」(类似电脑硬体,像是显示卡、CPU、键盘主机板等)崩坏而产生断线」效应时,「人体」才会意识到状况的产生。

●三十岁之后,大脑开始退化?

以下是大脑内每天都在发生的情况:在单一神经元血管受到阻塞而死亡时,并不会产生心智认知系统运作的阻断;而这可归功于大脑的「联网式」运作模式。单一神经元只是整个回路的一小部分,同样地,也是在产生心智认知活动过程中,达成共识的「其中一票」而已,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意识产生」的结果。

大脑内的心智认知活动,先由成千上万的个别神经元「自行组织」成「心智认知群组」(模组/模块);接着,这些群组也以同样的「自行组织」方式,形成初步的「微回路」;再纠集有共识的微回路,建构有效率的「心智认知神经回路」。总之,所谓的「我」,就是从心智认知的「模组──微回路─神经回路」,一路建构出「人」的意识与行为表现。包含:记忆、自传、经验、信念、思维模式和前瞻性思考等心流意识流),全都在这种无数相互交联的回路网络中激荡与流串

因此,在失智或痴呆症的严格定义上,要以出现在「模组──微回路─神经回路」网络中,以及信息传输递延、弥漫性丧失和损害性流通断链,来作为首要的诊断考量。

当脑内极细微血管发生「小中风」症状时,不会「立即」产生「轻微失智」、暂时记忆力缺失或躯体性生理病兆,而且往往两、三天后就没什么感觉。因此,很容易让人轻忽失智、痴呆等症状。

如果症状是发生在关键点上,譬如:认知运作的重要脑区与其周边系统「前额叶」(工作、决策、策划等)、「海马回」(记忆暂存、长期记忆、地理空间辨识等)、「顶叶」(计算、躯体空间感知等),那么轻微失智的病状就可能发生。

因此,一旦突然晕倒在地,虽然几分钟内能自动苏醒且自行起身,仍不是一件小事!这时候的你,恐怕已经走在失智的大道上,正迈向痴呆目标的方向

对于初次出现此病状的人来说,通常不太会认为病因源于自身大脑,反而常先归因于躯体问题;或许会主动征询医师,但在门诊中透露的讯息多与大脑无关,加上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医师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失智的诊断方向。

由于大脑内没有自我监控机制,无法透过内部信号得知脑力衰退的状况;但是,却会在面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对应过程中,「察觉」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遗憾的是,因为大脑属于拥有经验性执念的「资讯」器官,有着长期信念系统,因此会抹杀掉这种「察觉」,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那只是一时的现象罢了」,进而轻忽。

许多人约四十五岁后,才逐渐发觉到记忆力变差的状况,有了深刻的感受。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三十岁左右)就已经悄然产生退化的迹象,只是未曾被注意;多年后的「记忆力衰退」,已是明显的警示讯号

(本文摘自《告别失智》/大块文化)

【作者简介】

林锦堂

智力健固研究工作坊主持人,台湾失智症协会会员。毕业于台北大学社会系,研究所为交通大学的高阶管理学硕士,并专研认知科学、神经心理学、大脑科学和组织理论的相互关系之领域,曾任龙华科技大学教职。现任各社区及大学教育推广中心各乐龄和老人议题之讲师。

《告别失智》/大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