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加速转型、强化管理!寿险业化危机为转机

▲因监理制度新变革,寿险业需要积极改变经营模式以增强竞争力。(图/Pixabay)

文/纪翔

从去年Q2起,国内寿险业者开始感受到避险成本上涨的压力,Q4又经历股债齐跌,加上金管会将祭出强化管理方案,各大寿险业者无不绷紧神经,唯有加快转型才能安度「黎明前的黑暗」。

「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一样,这么令人徬徨、看不清未来方向!」某寿险公司总经理道出国内寿险公司掌舵者现在的心境。2018年第二季开始感受到避险成本节节高升的压力,第四季又经历股债齐跌,整体寿险业净值一季消失3,000亿元新台币,所有寿险公司金融资产都出现大量未实现损失,全年综合损益亏损了5,004亿元,创下史上最惨的纪录。

强化管理方案、优化寿险公司

2019年一开始,金管会突然紧盯利变型保单宣告利率、检视区隔资产投报率,要求宣告利率4%的美元保单、宣告利率2.9%以上的新台币利变保单都要重新检视,接着又是检讨债券ETF投资是否要加重计提资本,让好不容易才找到资金出口的寿险公司投资部门心又悬在喉咙口。

接着,金管会主委顾立雄又丢出净值占资产比率要达2%的新监理指标,要求寿险公司正视要接轨国际保险财报IFRS 17的事实,尽可能不要配发现金股利,厚植资本、增提准备金,要求股东要以普通股增资,5月就要逐步祭出整套寿险业的强化管理方案,一系列的动作,企图优化寿险公司。

寿险公司花了5、6年的时间,才走出2008年金融海啸的阴霾,重新找回获利能力,金控下寿险子公司国泰人寿富邦人寿成为获利主要支柱,中信金控积极并购寿险公司,最终拿下台湾人寿,加上2018年上半年表现不错的新光人寿、已成为开发金控子公司的中国人寿,国内8家资产兆元以上的寿险公司,目前有5家是金控子公司,另外还有3家公股金控亦有寿险子公司,看着寿险金控名列获利前几名,这几年不少银行金控也有意并购寿险子公司,让银行、寿险成为金控获利两大支柱。

未来接轨IFRS 17,挑战重重

但2019年这些并购或入股寿险公司的念头恐怕暂时打消,某金控高层表示,金管会限制寿险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无法上缴现金到金控母公司还是小事,重点在于大部分是银行出身的金融业高层,看不清寿险公司资产到底还有多少价值,是不是把早年的老债券都卖光了,未来接轨IFRS 17会出现多大的缺口?若再出现一次金融海啸,股债全数下跌造成净值大蒸发时,又需要多少钱来增资?近年寿险公司大卖的储蓄险保单、投资型保单未来会不会成为炸弹?

金控业者担心现在若并购寿险公司,搞不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还未增加获利动能,就可能要协助增资,搞不好还成为金控未来获利的包袱,再加上银行局对于金控要并寿险公司的态度也相对谨慎,此时未必会核准并购案。

▲美中贸易战影响,全球筑起关税壁垒金融资产价格可能因国际情势变化而产生变化。(图/路透)

寿险业未来经营风险究竟有多大?一位大型寿险公司财务主管私下透露,短期内寿险公司投资部门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及风险,在25兆元的寿险资金中,88%是有价证券,且其中68%以上是国外投资、7%是国内股票的情况下,加上全球金融市场从2008年开始已走了10多年的多头,大量的钱不断涌入资本市场推升行情,没有人可以预估这个泡沬何时会破灭,谁会接到最后一棒?当风暴来临时,寿险公司庞大的投资部位能逃到何处?

而近来的中美贸易战,使全球重新筑起关税壁垒,金融资产价格又在相对高点,只要一点风吹草动、一个国际情势变化,都可能作多、杀多,价格瞬间崩跌,这位财务主管指出,全球除了美国有升息,未来还有工具可以拯救市场,但大部分的国家利率已低无可低,没有任何工具可以用,下一次的金融风暴也许会比2008年更惨烈,只是没有人知道会不会发生、何时会发生、且时间要持续多久?

再来就是国际间预计2022年、台湾暂定2025年要实施的IFRS 17与国际资本准则(ICS),对所有寿险公司而言,都是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在的寿险商品完全不对!」某寿险公司财务长说,IFRS 17对保证利率的终身型保单要求「很大很大的资本」,现在台湾都在卖一率到底的终身寿险,未来要增提的金额绝对超乎想像。

寿险公司面临极大转型压力

另外,如无法调整费率或保障内容的终身健康险,在未来都是要增提很大的资本,该财务长说:「现在各寿险公司一定要开始改变产品线,看看欧洲的寿险公司在卖什么,都是投资型保单、定期健康险。」

改变产品线的同时,意味着国内寿险公司经营多年的通路,都会面临转型压力,20多万名保险从业人员的生计,通路反馈的压力在未来几年应会加大,过去通路至上的寿险公司高层,如何稳住局面、安抚人心,协助旗下业务员转型等,亦是一项要面对的难题。

国泰人寿风控长黄景禄表示,很多大型研究机构都已指出,全球正值景气循环末升段,各金融机构都应该要有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且关键在于能否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预作妥善的因应与准备,寿险公司大抵就是要从资本、资产与业务各方面着手,趁市场状况仍佳时强化资本、降低资产风险、放缓保费流入的速度,尽可能增加高价值型、保障型的保单,这类保单也较不会在风暴时解约或出问题

也许情况不会如预期中的糟,抑或可能软着陆,但黄景禄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风险控管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做好所有准备,才有机会在下次海啸来临时全身而退。

对于即将面临的IFRS 17与ICS新的资本要求,保险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桂先农说,保发中心正与业者一同导读,弄清楚IFRS 17的精神及影响,协助整体业界及早因应。

但曾任金管会副主委、银行局长的桂先农也说,台湾会计准则虽要与国际全面接轨,但仍是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如2013年台湾要全面与IFRS接轨时,公股银行提供退休员工18%的优利定存,就面临员工福利金要大量认列的问题,一提就是2,000亿元,当时整体国银税前获利才3,000亿元,「若真的照提,不就昏倒!」银行局当时依国情解释,只有退休员工才适用,大幅降低公股银行的提存压力。

所以桂先农表示,金管会对于接轨IFRS 17也有相关利率计算上的弹性,可以视台湾寿险市场的特性,逐步要求到位,但这不代表寿险公司可以「心存侥幸」,这就好比跑5,000公尺,有人一直跑在前头,有人认为只要跑得到就好,但只要金管会宣布「抓跑最后的5个人」,各公司就会加紧接轨的脚步,不敢轻忽,桂先农意思是不必太过恐慌,但也必须皮绷紧,在未来5、6年的时间加快转型及因应。

▲各金融机构应有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预做妥善回应与准备。(图/视觉中国CFP)

应强化资本结构及调整资讯投资

2019年,如南山人寿、台湾人寿、中国人寿、国泰人寿、新光人寿都已向保险局申请现金增资,金额至少600亿元,另外如富邦人寿可能会用盈余转增资,而资本适足率及净值比在边缘的三商美邦人寿、宏泰人寿等可能被保险局逼着增资,市场预估整体寿险增资金额应会突破千亿元,如果各家寿险公司都要开始「抢钱大作战」,则最后启动或获利表现不佳的寿险公司,就可能面临要花更高成本增资或募不到钱的窘境。

由于摆明的风险在前头,现在又搞不清金管会最终的管理态度,加上有几家公司大股东投资多年都拿不到现金股利,寿险资金投资又被金管会盯紧紧,对于再投钱进去增资显得兴趣缺缺,原本有意并购或策略性投资的金控或其他投资人也转为观望,寿险业者分析,至少这1、2年可能不会发生并购寿险公司的案例,除非并购者要有很强的保险专家,方能看清资产品质、未来局势,但在此时并购风险极大,极可能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搞不好血本无归。

「先前各寿险公司总经理都是先冲业绩及获利,任内的KPI指标达到,就可以安全下庄。」寿险业者形容,现在接棒的寿险公司高层压力真的会比之前大很多,因为不确定任内会不会出问题,能不能安然的卸任或高升。

「现在开始就是比谁的气长,看谁能撑过这几年。」寿险公司财务长说,未来一定还会出现寿险公司并购机会,能渡过这次难关的寿险公司未来发展及价值会比银行更高,但重点是这几年必须强化资本结构及加强资讯投资等,「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时刻」,现在寿险业的「天」才正要暗下来,到天亮那一刻,才会知道谁能撑过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