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家/台湾医疗俗又大碗 整合健保大数据才是政策解药

▲善用健保数据,才能找出政策良方。(示意图/记者严云岑摄)

采访、撰文/傅清源

台北医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谢邦昌,是台湾医疗大数据的专家,对于政府如何善用健保资料,以大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他的专访内容摘要

庞大疾病资料提供医疗研究基础

全民健保从1995年开办,就快速累积庞大台湾民众的医疗资料。自2000年开始,中央健保局委托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行全民健保资料库,供研究者连结就医病患医师以及医疗院所基本特性等资料,早期从100万笔资料,增加到200万笔的抽样档。

这些健保资料库在深度与广度上,都不输国外类似医疗资料库,内容丰富详尽的疾病资料搜集不但可做为医疗研究的实证基础,而费用档是最详尽也最准确的资料,有助于健保财政的深入讨论与调整,成为政策规划的基石。

台湾医疗技术在国际间早已享有盛名,排名全球第3,也是亚洲第1,其中医疗技术能够在这20多年中突飞猛进,要归功于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长期支应「俗又大碗」的医疗服务

健保资料库搜集庞大的资料,透过分析建立模型,提供医生做更精确、更精准的医疗判断与服务。在医疗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除了会有详实的医学临床资料,还有基因资料库,可以和个人习惯、生活行为等资料对照分析,甚至纳入环境资料,如空气污染指数、气象变化资料都能从中找出与健康的关系

很多医疗解决方案都是透过在数据整合分析,建立模型的流程上,让医疗的有效性、准确性相对提高,是大数据与智慧医疗重要的精神

分析费用资料有助医院经营调整

智慧医疗和金融产业关系密不可分,尤其在医疗院所中,从挂号、门诊到收费的流程,等同于一个微型金融体系的运作。近年来金融产业不断创新的支付方式整合,也囊括其中。

健保资料库的核心在于费用档,记录了就诊病患、医师、疾病、院所以及费用相关资讯,还累计就诊总费用,根据不同检查、诊疗,处置等项目,是医疗经济研究中重要的资料。这类资料库和金融支付整合,不但能够了解健保财务,也能够提供医疗财务的分析应用,协助医疗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物流管理等。

多数的医院机构掌握的就诊资讯都是以「Data Bank」形式存在,辅以ERP系统(企业资源软体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不但可以精确了解医院营运过程,根据数据调整改善,与行为资料库结合,例如在医院大厅设置现场演奏、在儿科院区设置游乐器材,都是由数据分析出的服务需求带入医院经营,甚至开始出现为个人需求的客制化医疗服务。

放宽金融业投入长照改善健保财务

台湾的健保制度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分贫富贵贱都能享有一样的医疗资源。口碑很好,但财务问题始终是最大隐忧,像是3,000亿到5,000亿不等的药价黑洞,都需要政府财政协助弥补。

为了因应高龄化社会来临,台湾现行积极推动的长期照护也往社会主义方式进行,若考量到健保财政负担,未必是最合适的方向。因为台湾毕竟不是施行社会主义的社会,政府的资源分配始终是重要课题,健保制度在财务方面与风险控管身受其痛。

从数据分析来看,健保制度回归福利政策,成为医疗照护基础,提供一般民众基本需求,而不是不断增加齐头式服务来扩大财务风险。目前政府编列数百亿预算进行长期照护是不够的,产业界准备投入长照领域的资金累积超过千亿。如果政府能够适度的开放市场机制,让金融服务、保险商品都能参与其中,仿效美国医疗机构和金融保险合作的模式,可以提供更多元的客制化服务。让有能力负担品质与价格较高医疗服务或医疗器材的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能让产业更活络

举例来说,美国目前在智慧医疗发展,在预防医学上有医疗服务与金融保险结合的应用。保险公司提供保户穿戴式装置,透过装置可以侦测和搜集保户的健康状况,如果一段时间侦测发现保户的体重或体脂数字都明显改善,就能够享有微幅的保费折扣,目的是鼓励保户维持健康状态,降低保险公司未来在医疗给付的成本。

善用大数据寻求政策问题解方

从大数据分析角度来看,隐私权的问题可以借由「去个人化」的方式来回避,资料库只提供族群分类资料,进行类型分析,有助于建立更多商业模式与机制。就像银行会针对消费者收入与生活方式,提供普卡金卡,无限卡等不同商品,听音乐会或歌剧,也都有因座位的不同而有票价之别,满足不同族群,这些都是透过数据分析找出来的商业模型。

但唯有资讯公开、制度开放,让各领域都能有机会参与,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再由市场机制汰弱择强。

政府拥有最多不同领域的大数据,除了健保,个人所得税、电子发票等财政资料都很庞大。这些数据如果能够善用整合分析,对于不同现行政策产生的各种问题,应能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医疗政策也是如此,导入商业模式的医疗服务,未必背离健保制度的精神,也不会因为负担能力不同而对人产生阶级意识的差别待遇,不能用「绝对」的观念看待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一味用制度法规去束缚业者,将丧失创新服务的可能性,对产业发展并无助益

▼台湾银行家8月号双封面。(图/金融研训院提供)

※ 精彩全文,详见《台湾银行家2017年8月号》。※ 本文由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