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当中国品味升级 台湾剩台积电撑场
文/陈良榕 摄影/刘国泰
2016《天下》两岸三地一千大企业调查,一千家企业2015年营收合计为234.7兆台币、获利为18.6兆台币,与前一年相比,分别仅成长3.5%、0.9%。成为金融海啸以来,最低迷的一年。
这数字不令人意外。去年台湾GDP仅成长0.85%,是6年来最差。中国的6.9%,更创下25年来最低增长。
趋势一:中国内需品味升级台企没跟上 仅台积电逆势挤进获利十强
值得一提的是,因拿下苹果A9处理器订单而业绩大幅成长的台积电,以3065.7亿台币,相当于中华民国政府两个月总预算的惊人获利,首度挤进最赚钱企业前十强。
台积电证明了,靠着世界领先的制造技术,半导体业也能与地产、金融,以及掌握13亿人的垄断性国企一样,创造世界级的获利。「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长居上海的富兰德林投资银行董事长刘芳荣说。
然而,台积电的一枝独秀,仍改变不了台湾企业在大中华经济圈整体影响力逐步下滑的现实。
更怵目惊心的是,留在榜上的台企,过去在中国内需市场有傲人成就者,纷纷陷入成长停滞、甚至衰退与亏损。例如,两大食品巨头康师傅与中国旺旺,营收分别下滑11.1%、9.2%。
曾风光一时的女鞋品牌达芙妮,不但营收大幅下滑19.1%,甚至出现10年来首度亏损。
「这是因为中国的需求升级,」英商施罗德投信投资长陈朝灯解释。
连续几年的薪资飙涨,中国海外留学生大量回归,加上90后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以及最重要的是,网路带动的资讯、商品快速流通,几股力量交织出一个大浪潮。中国消费者开始品味升级,追求高品质、健康和个性化商品。
统一集团与康师傅两年前,还为了争夺畅销产品「老坛酸菜牛肉面」的地盘,竞相砸下重资,在泡面碗里附赠成本不菲的火腿肠,吸引注重CP值的当地顾客。但统一随即跳出流血补贴的漩涡,以小茗同学冷泡茶、海之言果味饮料等一系列标榜健康、个性的创新产品,杀出重围。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啤酒市场。中国三大啤酒公司,青岛、燕京、华润,去年业绩分别出现5%到21%的衰退。
陈朝灯认为是消费者品味提升所致,因为近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夜店、餐厅最受欢迎的是手工精酿啤酒。例如,最出名的北京大跃啤酒,有蜂蜜、肉桂、香蕉等数十种特别风味,印着「仇大苦深」、「扫墓人」等诡异名字的大瓶装,一瓶可卖到上百人民币。
台商在中国零售业的「带头大哥」大润发,已深陷暴风圈。在天猫、京东、一号店等众多电商围攻下,中国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成长速度已大为减缓,而且去年获利122.4亿台币,年减15.7%,是这家中国第一大量贩店上市以来首度获利下滑,亮起警讯。
中国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目前多数时间都放在旗下的零售网站飞牛网。目标是与阿里巴巴、腾讯集团三分天下,成为中国前三大网购业者。
但这目标难度极高。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中国网路「BAT」三巨头,在本次调查首度携手进入最赚钱的五十强企业。且三巨头获利总和,竟步步进逼鸿海与台积电的加总。
陈朝灯常利用空闲到邻近的正大广场等购物中心、百货公司观察市况。很明显的,日益冷清,「我感觉百货公司都在边缘化,」他说。
陈朝灯表示,近来美国的热门话题,就是电商的冲击造就购物中心大量倒闭,「每年都几百个、几百个在消失,」他说,「美国同样戏码也会搬到中国上演。」…(完整报导,请见《天下杂志》第598期 )
【延伸阅读】■ 苏丹肌肉男到玉里种瓜 大又甜西瓜沁凉大卖场■ 不分手也快乐 亲爱的,我们卒婚吧 ■ 别再吼「放开那女孩」 癞虾蟆吃到天鹅肉的真相■ 逼走好员工的8件事■ 平均月薪230K,工作21小时就可买iPhone──全球最富城市,坚持低调不豪奢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