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经济】李沃墙/单凭一家台积电及「台积电们」,能撑起台湾经济吗?
●李沃墙/现任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专任教授及两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为富华创投及兆丰第一创投董事、品丰投顾荣誉顾问。
近期台股简直是护国神「积」-「台积电表演秀」,12月12日一开盘,台积电即跳空走高,一路长红,股价收在331.5元天价,不仅贡献指数逾百点,市值亦达8.59兆元,双双创历史新高,令人赞叹,不少台积电股东心中不禁呐喊「我爱台积!再创奇迹。」。果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盘面上与台积电沾到边的供应链、设备厂等「台积电们」有如吃了仙药一般,股价一飞冲天。然而,绝大部分股票犹如缺氧一般,死气沈沈,冷冷清清;总计上市柜有将近1千多档下跌。同一天,远东航空公司却因两岸旅客萎缩、老旧飞机退场及民问高利贷等重大因素出现财务危机,无预警地宣布自12月13日起暂停营业,所有航线停飞,令外界一阵哗然。对照之下,几家欢乐几家愁,仿如「一个国家,二个世界」。另一方面,主计处最近又上修今明二年的经济成长率,但除半导体业出口独好外,全年出口预估却是负成长,制造业第3季营收也持续负成长,短期难以转正。有人揶揄地指称,以往常是「一颗苹果救台湾」,现在是「一个台积电救台湾」;令人狐疑的是,单凭一家台积电及「台积电们」,能撑起台湾经济吗?
若自8月起涨算起,台积电这超大型的权值股竟然在3个月左右涨了3成多;若自年初计算,则大涨逾5成,至少贡献大盘1,000点以上;大盘也在台积电引领下,自今年初以来涨幅高达21.68%,市值达新台币35.92兆元,还有可能再续创新高。就基本面而言,台积电一直是利多不断,除了受惠于超微、高通、联发科等大客户拉货,带动7奈米制程晶圆出货畅旺外;5奈米硬是技压三星,并将5年内成为最早大量产2奈米的晶圆代工厂,将抢食华为、苹果等客户大单。
▲台积电13日再创高,盘中在340元大关拉锯。(图/记者汤兴汉摄)
此外,全球影像感测器(CIS)龙头日商索尼(Sony)因产能不足,旗下高阶CIS释单台积电,为台积电再添5G相关应用订单,目前5G晶片订单满载。另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甫于12月11日公布年度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预估今年的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较去年下滑10.5%,但2020年市况可望逐渐回温,2021年将再创历史新高。台湾不但挤下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其中,受惠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上扩大投资,今、明两年将稳坐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市场宝座。由财务面观察,台积电11月合并营收也创新高,并连续4个月站稳千亿元大关,写下晶圆代工产业新猷;另台积电扩大7奈米与5奈米投资,今明两年资本支出都将达140亿至150亿美元高水准;展望明年,业绩也将大幅成长。
由筹码面来看,因基本面看好,营收创新高,加上美中签署贸易协议有望;外资近3个月大买台积电逾31万张,累积持股水位已达78.5%;而国内投信、自营商、政府基金、公股行库及散户也不遑多论,争相买进。在天时、地利及人和下,一向稳步缓升的台积电变了个性,成了飙股,助台股屡创新高;也打败三星,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被喻为护国神「积」,确实有其道理。
台股中的台积电及「台积电们」,其他产业的绩优股表现强劲,成交量也大;但却有不少公司营收、获利皆差、成交量不及百张,甚至个位数;股价列为鸡蛋水饺价位的「僵尸股」,乏人问津。据统计,在1,726档上市柜股票中,有52档交易量不到10张,低于50张的也有365档,占比超过2成,而以小型科技股、传产、消费电子等产业居多。坦然言,这种M型的贫富差距现象,实不利于台股的长期健康发展。再者,今年台股指数不断创新高,但平均成交量反而下降;证交所近日公布明年目标,集中市场预估日均量由今年1,250亿元下修至1,200亿元;成交量一旦下降,冲击最大的恐是证券商。另一方面,股市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筹资工具,但台湾上市柜公司 IPO(首次公开发行) 家数近年逐渐减少,7年来衰退超过6成。虽然今年台股表现不错,但前9月的上市柜及兴柜家数合计仅29家,较去年大幅衰退,且仅达今年目标值的一半左右;尤有进者,金管会推出多元上市方案欲打造台湾独角兽,但目前无任何一家上市,显示台湾资本市场对企业吸引力出现警讯。
▼台积电TSMC。(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少数产业营运表现独好 整体上市柜获利衰退
根据金管会于所公布的本年度第3季财报申报结果,今年上市公司累计前3季的税前纯益创下2011年以来最大衰退幅度。衰退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有一些趋缓现象,市场需求价格上有下降,幅度大于材料下降幅度,造成毛利下降,以及产能利用率下降所致。另甫公布的上市柜公司11月营收结果,单月总营收较前月衰退,亦较去年同期衰退。而且,11月营收创新高公司,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苹概、生技医疗、汽车零组件等四大族群,泰半族群表现均不甚理想,大幅衰退者比比皆是。
有论者谓,台湾要是由台积电的团队治国,成长率肯定差好几倍。不可否认,台湾半导体撑起全球半边天,晶圆代工更是傲视全球;而台积电无疑是台湾最成功的产业代表之一,是「华人企业之光」,更是「台湾之光」。但台湾产业不能只有台积电,也不能只有半导体产业;台湾的投资动能更不能过度依赖台积电的庞大的资本支出。同样,台股也不能一直是台积电或大立光一枝独秀,独撑全局。此外,政府或许乐于看到指数不断创新高,但可别轻忽台股的M型发展愈趋显著、IPO及成交量、整体营收及获利衰退的事实。此外,英国顾问公司(Z/Yen)近日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台湾排名从2016年9月排名全球21名,到今年9月掉到34名,甚至比大陆深圳、青岛等都落后。持平而论,台积电虽好,但难以独自撑起台湾的经济;转单效益及台商回流只能视为短期「美中鹬蚌相争,台湾渔翁得利」,但绝非常态;台湾的经济要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有健全的资本市场及均衡的产业发展。
热门推荐》
►【5G版的0050】ETF灾变席卷而来
►5G科技大战,究竟谁能胜出?
►为什么台湾的GoShare风生水起,柏林的COUP却黯然收场?
►看更多【李沃墙】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