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经济】李沃墙/台湾需不需要设立国家主权基金?

韩国瑜近日也提出设立「中华民国主权基金」的构想。右为韩营国政顾问团总召集人张善政。(资料照/记者李毓康摄)

李沃墙/现任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专任教授及两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为富华创投及兆丰第一创投董事、品丰投顾荣誉顾问。

台湾总统大选已逐渐进入白热化,候选人除了惯用的政治语言,选举口号外,如何端出具吸引力的「牛肉」更不可或缺。揆诸近年来,除了郭台铭参与国民党总统初选时曾倡议设立主权基金外;蓝营总统候选人韩国瑜在近日也提出设立「中华民国主权基金」的构想,希望借此基金的成立以全力拉抬产业全球布局,提供年轻人创业、就业、发展、培训工作机会,加大力度培养下一代年轻人。试想,若0到6岁由国家养;每年要送至少5万名的大专生、硕士生出国当「交换学生」1年,还有为数不少的社会福利政策要做,那千亿经费要从那里来呢?俗话说:「有钱好办事,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究竟,何谓主权基金?全球有那些著名的国家主权基金?成立动机为何?台湾需不需要设立主权基金?又该如何设立?

全球主权基金风起云涌

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SWFs)又称为主权基金,为指政府基于总体经济之特殊目的发起并持有的投资基金;且此类基金系由政府拥有、控制与支配、并由独立于央行和财政部的专业投资机构管理。另根据2008年订立的《圣地牙哥原则》(Santiago Principles),主权基金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金融稳定、资本流通、遵守投资国当地的法律、认清宏观经济及金融上风险,谨慎投资、设立具透明度的体制以供大众知道其营运情况及问责。一般而言,主权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为官方外汇准备移转资产、预算盈余、民营化收入或外来援助,或是以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出口收入。根据主权基金机构(SWFI)之资料显示,全球至少逾40多个国家或地区成立近百档主权基金,主要集中在挪威中国大陆、中东及东南亚这四个国家或地区。

他山之石 可以攻错

挪威的全球政府退休基金(Norway 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Norway GPFG)成立于1996年,当时系挪威政府为避免油藏枯竭、或油价波动过剧,造成国库亏空而将出口石油与天然气的一部分获利,存放在「政府退休基金」中。1998年的资产市值仅230亿美元,目前至2019年已累积至1.09兆美元,不仅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也是国际间公认治理最完善的主权财富基金。共在73个国家投资了9,158家公司;1998年1月至2019年9月止的年平均年报酬率为5.9%,优于同类型基金。此基金的宗旨除了为其人民谋福利外,基本策略相当清楚,对外投资没有政治战略目的,不试图取得对投资标的企业的控制权,决不操纵单一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对单一公司总股本的最高持股为3%,对单一公司内有投票权的股份持有比例也不能超过3%。基金内部组织架构、治理模式与管理团队都致力于比照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私人投资公司,避免仿袭政府行政机关的架构。另外在国际金融市场网罗吸引招聘一流金融人才、财务「公开化」与「透明化」。

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为中国大陆的主权基金,2007年9月成立于北京。它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大型投资公司。主要资金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国家外汇储备,成立初期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目前的资产总额已逾9,406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挪威政府养老基金的全球第2大主权财富基金。另外,成立于1981年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GIC)则是东南亚最早采用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的公司、成立动机系为取得较佳的长期收益以保证国家储备之国际购买能力;因为投资资金来自政府,其资产所得和所有权均归政府;目前累积的资产市值达4,400亿美元,为全球第六大主权基金;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成立于1974年,掌控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和莱佛士饭店(Raffles Hotel)等星国最重要且营收最高的企业;目前资产市值为3,753.8亿美元,为全球第九大主权基金。这二档主权基金均颇负盛名且投资绩效良好。

▼郭台铭接受专访提到先前抛出0-6岁国家养的政策,认为要筹措财源,可分两部分,开征富人税与国家主权基金。(图/POP提供)

台湾有成立主权基金的必要

其实,成立台湾主权基金的构想早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就甚嚣尘上;尤其在2012年10月爆发劳保基金破产危机后,成立主权基金的提议又不绝于耳;国发会也委外研究成立主权基金的必要性,盼能有机会为政府开拓更多财源,以带动投资;研究结果也是建议应该要设立主权基金;但央行一直反对以部分外汇存底加入主权基金,朝野也难达共识,后来还是无疾而终。持平而论,台湾目前有行政院国发基金,设立目的旨在加速产业创新加值,促进经济转型及国家发展,为协助国内产业创新加值、研究发展及自创品牌,经由投融资方式或协助中央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办理有关计划以完成「产业创新条例」第30条所定用途事项。换言之,除了过去的开发银行,工业银行外;国发基金成立以来一直是台湾推动产业投资政策的主要平台,历年参与投资新兴重要事业计93家、创业投资事业共75家。截至去年底的总资产为5,622.2亿(台币,以下同)。此外,国发会为带动国内投资能量,提升经济成长动能,结合民间力量成立国家级投资公司-台杉投资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促成投资国内生技医药、亚洲矽谷、智慧机械、绿能科技、国防产业、新农业、新材料等产业创新,以驱动台湾产业成长动能,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台杉公司于2017年12月募集完成第1档规模46.亿元之物联网基金,目前已投资3家公司,投资总金额6.4亿元。另于2018年7月募集完成59亿元生技基金,并已投资 2 家生技新药公司,投资金额4.98亿。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国发基金及台杉仅针对国内产业进行扶植及投资,资金部分也不大,能赚取的投资报酬并不高。殊不知,台湾有近有数十兆台币的闲置资金,为数不少的外汇存底及退休基金;若能借由国家主权基金的设置可扩大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标的则可放眼全世界,并招揽全球顶尖的专业投资高手,不仅可活用闲置资金,尚有扩大获利规模,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之效。坦然言,过去早有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可由四大退休基金(劳保、劳退、退辅及邮政储金)筹组主权基金,委由国际专家操盘,提高投资报酬率,避免破产;然因国内四大退金基金性质回异,规模差异大,管理单位不同,整合相当不易。笔者以为,初期作法可效法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模式,百分之百由政府持股,资金可由国发基金匡列一部分资金,另由央行提拨一定额度外汇存底,公股银行及中华邮政也提出一定比例的闲置资金,合计资产规模至少要1,000亿美元;若年报酬率能达5%,即有1,500亿台币利得可供应用。另在组织上应将台杉投资公司扩大为「类主权基金」,扩大对外投资;而且要像中央银行一样,立场超然独立,不受执政当局政策左右。未来再上逐渐开放民间资金(如民营银行、保险业)参股,扩大资产规模。

综合言之,国家级投资公司成立的主权基金操作在制度上有较大空间,益于延揽国际专业人才,组成阵容坚强的国际级投资管理团队,不再局限国内产业投资,而以全球投资布局,追求投资报酬最大化。准此以观,台湾设立国家主权基金应是刻不容缓。

热门推荐》

►台湾全球竞争力强 何来「芒果干」?

►香港会成为全球最大只黑天鹅吗?

►看更多【李沃墙】专栏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