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是痔疮还是直肠脱垂? 别傻傻分不清!

▲成大医院大肠直肠外科林劭洁医师指出,直肠脱垂虽然不致命,但常合并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失禁等,会带给病人生活上极大的不便。(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68岁的王女士早年有过痔疮发作,平日则是身体健康,也没有慢性疾病,前一阵子开始常觉得肛门处有湿湿黏黏的感觉,尤其是在上完厕所或是整理花圃之后,还会摸到肛门有突出物;一开始以为是痔疮又发作,就自行买药涂抹,但是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加严重,甚至连大便失禁的症状也出现!经检查发现,其实王女士是罹患了直肠脱垂,而非痔疮脱垂。

成大医院大肠直肠外科林劭洁医师指出,直肠脱垂虽然不致命,但常合并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失禁等,会带给病人生活上极大的不便,且罹病者多为老年妇女常因社会文化风气而不愿积极就诊,除导致身体不适外,连社交心理也会同时出现问题

▲直肠脱垂,顾名思义就是直肠(全层)由肛门口脱垂而出,是一种相当困扰人的疾病。(图/记者林悦翻摄)

林劭洁医师表示,直肠脱垂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运动、电刺激与调整排便习惯虽然有帮助,但成效不大。不过,手术需医师仔细评估病人病情与身体健康状态,再决定合适手术方式,以获得最佳之治疗效果。王女士后来接受腹腔镜手术,恢复状况良好

直肠脱垂,顾名思义就是直肠(全层)由肛门口脱垂而出,是一种相当困扰人的疾病,此病的记载最早可追朔到西元前1000多年。主要好发于年纪大(多超过65岁)或很小(小于2岁)的族群,以女性为主,约为男性5-10倍。林劭洁医师说,看起来似乎发生率不高,但因为是女性居多,有可能是因风俗文化造成求诊率不高。

林劭洁医师表示,直肠脱垂最常被提到的病因,包括:骨盆底部肌肉括约肌过度松弛、直肠肠套叠、直肠未正常固定于骨盆腔内,或是腹内压上升,如长期咳嗽、便秘或肥胖等。 她说直肠脱垂若不处理,有可能促使病人有明显的大便失禁,或是突出外露的肠段黏膜受损出血,甚至坏死的情形

治疗直肠脱垂,需先经大肠镜、乙状结肠镜、钡剂摄影、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测定等检查,由医师评估病情,排除容易混淆的痔疮外翻突出、大的直肠瘜肉等,与病人身体健康状况后再行决定。一般而言,治疗原则以缩小肛门开口、直肠重新悬吊固定、切除过长直肠或乙状结肠段,或合并两种以上方式。

林劭洁医师指出,手术可由腹部或是会阴部进行:由腹部进行手术:主要为直肠重新固定或悬吊手术或合并切除过长之乙状结肠手术。其中,搭配微创手术与单纯接受直肠重新固定手术,手术的风险低,且伤口小恢复快,复发机率约0-10%。是目前较常用的手术方式。也有使用mesh(人工膜)或其他方式悬吊直肠,只是有文献指出,此法可能会出现较严重之并发症,如直肠膀胱破损、肠道扭转等。

由会阴部进行手术:直接由肛门处将过长外露之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或是直接将肛门口缩小。通常仅需半身麻醉就可执行,手术风险低,但是复发机率相对较高,某些方式的复发机率甚至高达70-80%,故多用于年纪大或内科疾病多的高风险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