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太多需总量管制?NCC公听会一面倒要求先建退场撤照机制

▲NCC18日举办「电视新闻频道申设与营运监理政策公听会业界出席踊跃、发言热烈,多数均反对新闻台总量管制。(图/记者陈世昌摄,以下同)记者陈世昌/台北报导台湾新闻频道密度全球最高,是否还要再开放?或需要总量管制?NCC(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18日以公听会方式广听学者专家与业界意见不料与会者几乎一面倒认为,在没有退场机制之下,谈总量管制是劣币良币、限制言论自由的做法,也有不少声音批评NCC根本不该讨论这个「假议题」!针对外界批评,为何NCC突然抛出新闻台要总量管制的议题,公听会主持人、NCC委员王维菁表示,NCC在近半年有《镜电视》、《东森亚洲新闻台》、《台湾生活网》3件新闻频道申设案,以及中天(新闻)电视换照案,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点,可以重新来考虑新闻频道申设与营运监理政策是不是需要做一些检讨。▲我国目前11个全国性卫星广播电视新闻频道(图/NCC,2020年9月)然而公听会的发言,除了有零星发言从市场产业考量,认为新闻台竞争过多、重复性高,总量管制不失是一种方法,其他几乎一面倒批评管制的做法,全国传播媒体产业工会理事、壹电视工会副理事长郑一平直指对新闻台总量管制是假议题,因为无利可图时自然就不会有人申请,只要做好规范就不需要管制。郑一平还表示,目前NCC对新闻台申设进入门槛要求很高,对6年一次的换照却仅有书面审查,换照文件内对于所附带承诺的事项有没有做到都没有提及。郑指出,2013年练台生并购壹电视对NCC的承诺,6年来都没做到不但未受惩处,换照还是过关。▲NCC「电视新闻频道申设与营运监理政策」公听会,主持人NCC委员王维菁(右2)、林丽云(左2)前媒体从业人员卢宥伶也认为,总量管制是一种迷思,应让有新想法媒体进场有泽法律事务所律师廖国翔也认为,设总量管制并无法源依据,欠缺正当性。他指出,过去10年对既有的卫星电视频道没发生过撤照或不予换照,如果设总量管制等于是排挤新进业者进入,且实质管制言论自由,NCC不应预设立场,不应两套标制,反而应加强不良媒体淘汰。律师方玮晨表示,NCC成立至今,是否曾经对频道数量这个问题做过任何研究?对于一个市场,特别是高度涉及政治性言论的市场采取「总量管制」这样的事前限制,并非透过一个公听会能够讨论或证立,若NCC成立这么多年以来没有对此做过产业面、法律面、甚至合宪性的研究,突然抛出此议题,显然也不是真的想做,可能是另有目的?

也有许多发言也支持频道申请与换照应采取相同标准,即使要对总量管制,也应该先建立退场、淘汰机制。众博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许兆庆表示,总量管制会允许不良媒体存在,如果一定要管制总量,至少要进来一家就淘汰一家。与其总量管制不如质量管制,因为台湾民众关心政治、投票率高,爱看新闻是现有文化,为何要去阻挠?联利媒体(TVBS)法律事务部总监王吟文则点出目前新闻台的问题,目前过多的新闻频道在竞争下,是否沦为同质化的报导?不仅言论无法多元化,也伤害媒体产业,长远来说,对国内文化素养造成负面影响。 18日的公听会,3家正在申请新闻台的《镜电视》、《东森亚洲新闻台》、《台湾生活网》,都有派员出席,陈述各自的设台理念,争取外界认同,唯独申请换照的中天电视没有代表出席,NCC表示,业者都是自行报名参加,并没有未通知中天电视。▲NCC「电视新闻频道申设与营运监理政策」公听会。公听会主持人王维菁最后总结了四项重点:

一、许多发言质疑认为对频道总量管制是比较僵化的做法,同时也需要一个适度的进退场机制,来维持市场一定创新、活络与改变。

二、许多意见指出申设与换照的标准应该要大概公平一致,特别是要具体落实换照审查,确立营运计划与附款的是否具体执行。

三、基于新闻做为社会民主的基础,电视频道负责人的适格性,值得考虑给予相当标准。

四、新闻媒体公共利益原则如何落实,以及具体做法,包括劳动权益、弱势保障、多元、民主维护、国家安全等,也该在申设、换照时可以确认与落实。王维菁会后受访时表示,以她个人立场,她也认为在退场机制未完备的情况下,新闻频道并不适合在总量上做管制,她同时也认为,电视申设与换照的标准也应更趋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