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添财/台湾经济发展第二曲线之建立
▲台湾低薪化与内需不足形成恶行循环,显示第一曲线美景不再。(示意图/ETtoday资料照)
台湾经济发展近20年来面临低成长、低薪化、高龄化的长期结构恶化问题,既非短期景气循环的起伏现象,也无法以扩张的财政政策或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有效需求做解决。简言之,长期所循的第一曲线生命周期已进入衰落期,时间只会延续窘境,无法摆脱当前低度均衡的困局,亟待其命维新的第二曲线加以替代。
台湾经济成长率CAGR:1992-99为6.54%,2000-07为4.87%,2008-15为2.83%,2016-19依主计总处最新估计为2.3725%,明显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真实工资成长率平均在1980年代为6.45%,1990年代为3.23%,2000年代为负的0.91%,低薪化形成,根据主计总处2018年12月全国平均实质经常性薪资(即经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后)为3万8235元,低于2001年的3万8398元,一般称之薪水倒退17年。
低薪化与内需不足是恶性循环
在一般国人经济条件长期恶化的情势下,低结婚率高离婚率的社会问题伴随而生,少子化亦成为长期趋势,高龄化加速发展,老人人口比率在1993为7.1%,进入高龄化社会;2017年为14%,进入高龄社会;推估2026年会达20.6%,成为超高龄社会。依此趋势,到2061年会达38.9%,届时台湾将成为世界人口最老的国家。
低成长代表国际竞争力不足,国民所得低落,在天然资源缺乏的台湾,代表无法向国外换取更多可用的资源与资粮来满足国人生活水准改善的需求。低薪化加上高龄化社会使经济人口本身的消费能力无法提高,依赖人口增加更提高了生活负担的压力,越见民不聊生的第一曲线已难有更好的明天。
台湾走过辉煌的第一曲线岁月,MIT货畅其流享誉世界,如今晶片供应仍然执世界之牛耳,举足轻重。但台湾接单海外生产的三角贸易模式使厂商大量外移,国内投资节节下降,生产力裹足不前,就业机会增加困难,尤其结构性失业严重,直接冲击高学历者的出路,低薪化与内需不足形成恶行循环,这是第一曲线美景不再的写照。
如今,美中贸易战为这样的时代敲响了下课钟,即使上课钟再响也不再是同一门课。此时,台商回流虽为国内投资带来令人期待的希望,但难对第一曲线保证「回春」,原因是第一曲线的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生态平衡已被打破,台湾参与全球传统供应链也因红色供应链的崛起而被排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生态系与生态系竞争的第二曲线时代。这不仅是全球贸易生产分工体系的量变而是空前的质变。
这个质变当中,消费者已从传统国家界定的世界公民(Citizen)变成网民(Netizen),跨国或国内的网民社会透过各种方式与管道,主要是智慧互联网的连结,形成了传统B2C以外,无限大的C2B或C2C市场网络,而且这个网络系统将不断进行内生的价值链演化,这也是第二曲线不再是传统价值链与价值链相互竞争或联合,而是创新生态系与创新生态系相互的竞争或联合。
第二曲线的资源定义也质变了。「数位」变成资源,包括能源,资讯流可创造价值,也是价值链的主要构成因素。生产要素不限于传统的土地、人力、资本、甚至技术,传统有限的资源不但可因资源效率的大幅提高而满足人类更大的需求,也不只因为循环经济的展开而不断再利用,大幅减少天然资源的耗损,更因智慧互联网(AIOT)的作用,让原本在传统价值链里起不了作用的因素,尤其微小因素,转化成巨量甚至生生不息的无限资源。
各种分散式网路微电网将可取代目前已出现危机的传统能源集中式巨电网即是典型范例。智慧制造、智慧商业、智慧贸易、智慧金融、智慧农业就是此种创新生态系的生成范畴,它并非单向的人工智慧取代人脑人力,而是人(网民)与人(网民)透过智慧网络互动演化而成的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
第二曲线的经营策略在以人为中心而非传统以商品为中心的新商业模式。网民不只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称为prosumer(生产加消费实时同体存在)。此种让精准行销与自发生产成为可能的商业模式,才能保证智慧创新生态系自然演化永续发展的可能。
台湾经济长期呈现生产力成长衰退,人口成长停滞,实质薪资裹足不前,演成国民财富与所得分配不均,区域发展失衡问题,经济发展第一曲线面临退场。唯基础稳健雄厚的IT产业、充斥国内外的庞大资金与畅通世界五大洲的贸易网络,是台湾全面迈向IOT数位转型与重建全球智慧经贸生态系第二曲线的成功保证,怕的是犹豫不决与执行不力,首要突破的是心理障碍,是要充分体悟当代经济发展第二曲线的真谛。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