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交通安全遭批破坏课纲 教育部澄清:以融入、体验方式实施

教育部。(图/记者崔至云摄)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近期中小学接到交通部函文,要求落实办理「交通安全教育课程」校订课程,此事引发教师团体不满,质疑交通部与教育部联手破坏课纲法制。对此,教育部稍早指出,学校推动交通安全教育,是以融入课程、宣导讲座体验方式实施,近期将邀集交通部、县市政府、学校及相关教育团体代表,针对安全教育如何有效实施作进一步讨论。

教育部说明,鉴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严重,109年死亡人数3,000人(平均每日死亡8.22人),受伤48万余人;其中24岁以下儿少青少年死亡达445人,受伤近16万人,安全教育向下扎根至为重要,更是交通部与教育部长期关注及重视的议题,爰除鼓励学校运用各项时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宣导外,另请以重要议题融入课程方式实施。

教育部表示,为有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降低意外事故伤害,国教署依学生发生事故伤亡率较高类型,分列「交通安全、水域安全、防坠安全、防灾安全、食药安全」等5大主题,并发展各教育阶段适龄适性之安全教育课程教材教案,供各级学校教师运用,预计于110学年度前逐步产出。

国教署也说,尊重学校课程规划,未来学校可依学生需求与学校特性,因地制宜选择参考运用于教学,让学生从周遭生活就能理解及实践安全教育,使学习更有弹性,并增强学生安全素养、自救与解决问题能力。另外,国教署也强调,近期将邀请交通部、县市政府、学校及相关教育团体代表,针对安全教育如何有效实施作进一步讨论,期规划的基本能力架构、教学示例能充分运用于校园,共同维护学生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