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牛市与熊市距离多远? 最低保证收益基金的抉择

法规明订劳动基金需维护劳工基本权益,所以其投资附有政府最低保证收益之约定。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期劳动基金的投资绩效呈现不如市场大盘指数,加上媒体对于『劳动基金炒股弊案』事件的报导,引发广大社会大众的关切。事实上,法规明订劳动基金需维护劳工基本权益,所以其投资附有政府最低保证收益之约定,依据投资属性因此归类于持有股债配置的平衡式基金,同时为努力增加基金整体收益满足及因应劳工族群的期待,存在海外资产占比接近六成的配置策略,也使得基金所投资的国外资产(权益、债务证券另类投资)势必受到汇率变动评价影响

2020年因为疫情持续不稳定等因素,各国为求刺激经济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固定收益证券收益走低下,境内资金因此涌入资本市场,造就台湾股市的荣景表现,同时政府防疫政策奏效、各国税负法规变动、中美复杂贸易关系与政府推动促进台商回台投资政策等,境外资金因此纷纷涌入境内,造成台币汇率创纪录的升值。基于劳动基金着重长期收益表现,汇率避险占比不高,使整体国外投资收益受到汇率升贬而明显产生波动,同时须考量公允价值衡量列入损益金融资产占比,如何维持长期稳定投资绩效,成为基金投资的重要议题

附有最低收益保证基金与市场共同基金的投资绩效该如何比较,显然必须先行厘清各类型基金的属性,简单摘要观察如下:

其一、附最低收益保证基金与市场共同基金的属性为何?

最低收益保证限制涉及长天期的策略式投资,必须依据各基金到期日给付之现金流量,配置固定收益类型的金融资产,少以交易目的赚取资本利得,而以持有到期依据票面利率摊销计算收益,并投资于由权益证券构成的市场投资组合,透过整体风险与收益考量,累积长期稳定收益,与保险基金投资运作类似,而异于短线战略式投资思维

市场共同基金则是仰赖专业基金公司与经理人择时与选股的判断能力,依据基金交易型态,分别为追踪指数的消极型基金,与绝对报酬的积极型基金,投资绩效受到市场与投资策略所影响。

其二、货币宽松政策与国际资本市场变化如何影响投资绩效?

劳动基金因为累积至实际给付的时间较长,可以忍受短天期的评价波动,因此采取占比低的汇率避险策略,受到台币短期升值所产生的评价损失势必在所难免,虽然损益计算会涵盖汇率波动的影响,但是基金绩效应该以长期表现作为整体投资收益的观察与比较基础。

同时面对美国联准会降息与纾困方案,导致美元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产生收益剧降的负面效果,持有到期无法达到原先的收益预期,也面临是否仍采持有到期策略,或是调整至资本利得,积极地交易固定收益证券,抉择之间将挑战投资收益表现。

其三、如何确保最低收益保证基金达到预期投资的目的?

最低收益保证的投资组合,可简单拆解为持有固定收益证券与增加收益的选择权买权)投资;持有固定收益证券可达到预期保本的约定,而增加收益的买权投资,则是类似持股的动态策略,当市场波动性增加时,就必须增加持股;而依据买权与卖权平价理论,亦可拆解为持有权益证券组合与下档保护的卖权,当市场波动性增加时,下档保护的卖权价值将显著增加,显示基金须以较高成本达到保本效果。

基于保障劳工退休给付的思维,采取长期稳定收益,势必抉择于规避熊市的下档损失与获取牛市的高收益,社会大众必须清楚了解劳动基金与市场共同基金的市场布局差异,因此当哪天市场呈现熊市时,就比较可能持平看待「随便买1档台湾50都比较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