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台湾「匠人魂」挽救失传技术!女匠人吕燕华:创作寂寞但很享受

全台最会寻人阿亮再次启动寻人任务,这次要找的是台湾濒临失传的匠人魂。(影/文化总会提供)

▲寻找台湾「匠人魂」挽救失传技术!女匠人吕燕华创作寂寞但很享受。(图/文化总会提供)

记者林育绫/台北报导

文化总会寻找台湾百工匠人,制作《匠人魂》系列影片,今(12日)公布第16部短片介绍珐瑯工艺师吕燕华,也是系列影片播出以来首位女匠人,她坦承「创作本来就很寂寞,却很享受,因为你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而为了寻找台湾更多匠人,挽救濒临失传的技艺与文化,文总特别找了全台最会寻人的卜学亮,拍摄寻找匠人募集短片,邀请各界网友一起推荐身边的匠人,寻找即将消逝的匠人技艺。

▲吕燕华喜欢铜器材质,曾说「材质本身会说话,会带给你启发」。(图/文化总会提供)

《匠人魂》#16珐瑯篇取名为「以心为器」,介绍珐瑯工艺师吕燕华,多年来以釉料代替画笔钻研于珐瑯创作。原本在美国学习纯艺术画画的她,某天经过雕塑班正在上金工课,看到里头敲打锻造的过程,产生了兴趣,回台后不断自行钻研珐瑯、金工、琉璃领域,后来在南港玉成街巷弄里一间不起眼的平房中,建立「錾工房」进行金工教学与不断创作。

吕燕华本身很喜欢铜器的材质,在影片中也提到「材质本身会说话,会带给你启发」,而珐瑯是金属玻璃的结合,都是她非常喜爱的元素,也会持续相关的创作。有人问她如何找寻灵感,她说自己其实没有特别追寻,常常做「无用之事」,当静下来脑海就自然有画面,因此反而会让自己多些生活体验,例如透过旅行,看见水的颜色也会自然联想。

▲她坦承创作这条路本来就很寂寞,却很享受,因为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图/文化总会提供)

珐瑯技艺有数千年的历史,是蒙古人西征时从欧洲带回的技术,在穆斯林世界特别多,不过在台湾虽然曾经盛行过,却也经历过没落、乏人问津,直到最近又开始受到瞩目,她认为「珐瑯现在可以说正在复兴的路上!」

在创作这条路上,她坦承会很寂寞,却很享受,因为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想看自己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发挥到极致,就这样而已,所以我不怕这些起起伏伏。」透过作品,「就像点了一盏灯让他人看到,如同别人也为我点灯一样。」

▲女匠人吕燕华获得文化总会颁发「匠人魂」旗帜,由台南光彩绣庄师傅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图/记者林育绫摄)

目前她也在「台北当代工艺设计分馆」3楼驻点开课,常会学生分享「每个珐瑯器烧出来,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惊喜,一是惊吓,尽管不如预期,但不一定是不好。」甚至会鼓励学生「不要做好东西,要做坏东西」,因为那都是创作的必经之路。

文化总会制作《匠人魂》系列影片即将满两年,持续让每位匠人其一生悬命精神,得到重视与尊敬,却也发现台湾有些技术稀有而没落、有些则是无人知晓而濒临失传。因此,文总今(12)日同步启动「发现台湾匠人魂」网路募集活动,邀请全台最会寻人的卜学亮「阿亮」来拍摄宣传影片,邀请各界一同寻找台湾即将消逝的匠人技艺。

即日起,民众可以上文化总会官网,点选「发现台湾匠人魂」填写推荐表单,文总将透过文字书写,或《匠人魂》影片拍摄,继续为台湾文化传承尽力。

▼影/《匠人魂》#16珐瑯篇「以心为器」,介绍珐瑯工艺师吕燕华,由曾获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奖新生代女导演王嬿妮拍摄。(文化总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