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变质一摸就碎...专家提「3大保存观念」:放冰箱超NG!

▲把药物放在冰箱保存是大错特错的观念。(图/翻摄自pixabay)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变色、一碰就碎就可能是变质了,但不少人对药物保存都有迷思,最常见放在冰箱,这观念是大错特错。国健署指出,很多长辈觉得家里热,冰箱不仅可以让食物保鲜,也可以长时间的保存药品,所以从医院带回家的药品就往冰箱存放,但药物反复在冰箱和室温中来回,药物反而更会吸附水气,增加变质风险

国健署王英伟署长表示,大多数的药品容易受到光线湿气温度环境因素影响而变质,且冰箱并不是万能的,大部分药物都不可以放在冰箱里,药品最简单的存放方法是依据药品的包装盒说明书药袋上的指示放置。而且药物保存优有三不原则

第一是「不要存放冰箱」,因为多数药品只须放在室温下干燥、阴凉及避光处保存即可,除了药袋或包装上注明「需冷藏或请置于2~8度」,其他药品都不应放冰箱,建议存放在常温的药品,可放置于通风柜子中,如果家中的温度经常高于30°C,可请药师协助确认,是否适合将常温储存的药品放入冰箱。

▲多数药品只须放在室温下干燥、阴凉及避光处保存即可。(图/达志影像示意图

第二是「不要放在湿热厨房窗边」,避光、避湿、避热是药品的重要存放原则,若是放在浴室、厨房、窗边等潮湿、闷热或阳光直射的地方,可能让药品疗效打折、甚至变质;另夏季密闭的车内温度可高达50℃以上,切勿将药品留在车内。

尤其某些特别用来救命的药品,如缓解心绞痛硝化甘油锭、心血管疾病用药抗癫痫用药、化疗服药品、胰岛素以及荷尔蒙制剂、抗感染药品等,必须严格遵守正确的储存方式,如果因为放置在高热下,无法确认是否可以继续服用时,可以请教药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不可擅自停药或迳行继续服用。

第三则是「不要把药品重新再分装至别的容器中」服药后应随手将药物放回原袋内封好,不要把药品重新再分装至别的容器中,以免发生误服或服用过期药品的情形,某些原本盛装药物的容器本身的设计就有避光和避热的效果,分装后容易使药物变质。另外药物用完前也不要把外包装丢掉,以免用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