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引爆全球抢购卫生纸!专家揭背后原因:「疯买」成定心丸

出处/康健杂志

图/张淑芬 文/pixabay

随着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疫情接连在欧美各国扩散,包括美国澳洲国家,都传出民众疯抢民生物资,其中卫生纸被抢得最为彻底。明明这些国家都是卫生纸的生产大国,产量也都充足无虞,为什么还会发生「卫生纸之乱」?

美国东岸西岸卖场排队等候结帐购物车堆满食物清洁用品,还有一包包的卫生纸。澳洲布里斯班的好市多(Costco),员工还来不及拆封刚到货的卫生纸,采买的人就一拥而上抢拿,差点造成推挤意外。

欧美发生的卫生纸危机,宛如台湾疫情一开始的「口罩之乱」。在疫情发烧之际,囤积洗手乳、酒精消毒用品和食物无可厚非,但疯抢卫生纸,让许多人匪夷所思。《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报导,大型连锁卖场的卫生纸和厨房纸巾几乎销售一空网购价格被哄抬,还不见得买得到。也有顾客为抢最后一包卫生纸而大打出手。

(澳洲卖场发生顾客为抢购厨房纸巾而暴力相向。图片来源:Daily Sabah Twitter)

「这次的疫情充满太多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很少。抢买卫生纸,可说是对压力的一种回应,」澳洲墨尔本大学灾难危机处理计划主持人库克(Brian Cook)说,当人面对未知的威胁,会有「我应该做些甚么,以拿回掌控权」的本能反应

乔治城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尔佛德(Mary Alvord)指出,人是社会性生物,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思考,尤其对于威胁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那时脑子讯息是:跟着别人做、抢买一样的东西就对了,心里自然有安全感,不管合理或理性与否。」

美国经济学家查格尔斯基(Jay L. Zagorsky)也说,人们无法预见疫情会如何发展下去,但能确定的是,「万一被居家隔离,至少我的卫生纸是够用的。」

早在1973年,美国就曾上演过卫生纸之乱,当时发生石油危机,《今夜秀(Tonight Show)》脱口秀主持人强尼卡森(Johnny Carson)在节目中说,连卫生纸都要缺货了。此话一出不得了,观众开始疯狂抢购卫生纸。

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心理学家费许霍夫(Baruch Fischhoff)直言,美国这次对疫情的反应太慢,多数民众还处于「新冠病毒没甚么大不了」的状态,但一下子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疫情进入大流行阶段,美股更连日暴跌,连老神在在的总统川普改口,美国进入紧急状态,要投入5百亿美元防疫。「美国民众这才警觉,再不囤积物资,生活恐怕出问题。」

研究流行病学的临床心理学家泰勒(Steven Taylor)也说,当疫情资讯不够公开透明、或没有及时更新进展时,会加深民众的恐慌与猜忌。滑开手机,都是卖场卫生纸货架尽空的新闻和照片,「盲目的恐惧是会扩散的,人心惶惶时的疯买行为,很难用『理性冷静』一句话来阻挡。」

为了阻止疯抢造成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强制规范与企业的限购策略是相对有效的解方。以口罩政策为例,台湾在疫情一开始就征收口罩、以及口罩实名制的做法,获得许多国家的正面回应。「当政府已经正视疫情,并建议民众储备2周的物资,相当程度可以让民众慢慢接受现状、无须再盲目囤积。」查格尔斯基说

延伸阅读:

美防疫系统为什么大崩坏? 揭3个关键性错误

南韩确诊病例增幅趋缓 美媒分析:生技业「超前部署」是关键

防疫长期抗战! 疾管署副署长:接下来台湾必须力拚「不锁国也要减灾

布口罩、口罩套有防疫效果吗? 专家3点提醒

外出担心把病毒带回家? 专家:做好防疫6步骤就不怕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