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揶揄…虾皮小编玩梗hen会 背后有一套扎实基本功

虾皮购物注重与用户的互动性社群行销经常发想创意哏,设计许多KUSO有趣的内容,与网友沟通互动、拉近距离。(图/翻摄自虾皮购物脸书粉丝团)

记者洪菱鞠/专访

如果要票选谁是最狂小编,看来虾皮会是其中一个。虾皮小编团队时不时有精彩文案引发热议,不只好笑有梗,还很敢大玩KUSO,例如拿竞敌PChome股票代码玩促销折扣,就是经典案例之一,利用各种有料的社群行销制造话题打响品牌,但好梗不是天天有,背后团队一样也是绞尽脑汁,与其他人的差别在于,创意发想基础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是有逻辑在做这件事。

经营粉丝团最怕低迷、冷清,虾皮购物脸书粉丝团自2015年6月4日开张后,隔年按赞追踨人数累积超过百万,今年5月初则是宣告正式突破千万人,且持续增长中。仅管虾皮登台之初,用免运策略在电商圈成功炒出话题,但要持续强化品牌印象的话,抓住消费者的目光才是关键,因此虾皮社群团队懂得接梗、玩梗,甚至创造新梗,运用吸睛有趣的行销手法,置入活动优惠、促销讯息及推荐商品。

虾皮的内容行销工作重责,包括FB、IG、部落格等社群经营、影音直播以及KOL合作、广告投放等,全都落在12人社群团队上,他们平均年龄27岁左右,不仅懂得以年轻人口吻乡民用语与网友们互动,由于公司文化开放、包袱少,创意发挥自然较为大胆,例如「乃油输饼」、推「楼梯间顶楼专用睡袋暗酸柯以柔老公愚人节全联互换脸书头贴,以及毫不避讳的多次调侃PChome,这些皆是出自他们的杰作

▲虾皮购物社群经理廖宇凡。(图/记者洪菱鞠摄)

当然,有的诙谐幽默、有的似乎揶揄过头,即使网友反应正负评价不一,他们最起码已先搏得众人注意。虾皮购物社群经理廖宇凡说,「社群就是一阵一阵,好像没有人可以永远很红,再加上大家观点不一样,基本上都会有不同声音出现,因此做社群有时候就是踩在『那条线』上,必须大胆一点,如果保守的话,那个成效就是『零』了,这样就不用做社群,我们做广告就好。」

虾皮使用者以年轻人为大宗,为了找出他们偏爱的题材,团队有一套具逻辑且有系统收集资料的方法。廖宇凡分享,他们会观察时事议题风向、节庆话题,追踪各大社群例如故宫、全联、汉神百货、ETtoday新闻云等,同时透过大数据分析系统以及舆论监测工具,每天监测各大论坛24小时内比较夯的话题事件,并且把找到的梗简单整理分类建成资料库,一但没有创意时,可以随时回去翻找,从中激荡出新火花

▲针对母亲节设计的「晚辈团的逆袭」,使用者可自行发挥创意制作母亲节卡片,吸引许多人参与活动,其中不重复人数高达170万人。(图/虾皮购物提供)

「这种东西就是这样,当需要(创意)的时候就是想不出来,所以有系统化整理做发想是满重要的。」以近期成功案例来说,在母亲节档期推出的「晚辈图的逆袭」,就是一种时事+节庆概念的创意操作,把长辈图和自我创作的精神兜在一起,结果吸引许多人登入活动参与,最后统计重复参与的有250万人、不重复则有170万人,另有超过6万个脸书分享,透过年轻族群帮忙扩散,再拉进一群年纪稍长的人进来,触及到43%超过35岁年龄层,整体成效惊人,让团队感到满意。

根据廖宇凡观察,台湾人普遍喜爱时事梗,像是政治、艺人、或电影娱乐等相关话题,通常第一步会先看网友们的反应,再决定是否跟进,避开敏感地带想办法去操作;此外,节庆梗、益智类也很容易引起共鸣,例如放上一张表情图,再搭配酸、甜、苦、辣4种产品,让大家猜他是吃到什么东西,像这类互动即便不送东西,网友也很喜欢玩。而每一次行销,除了扣上大家喜欢看的内容,也会尽可能结合商品销售。

▲为了加深消费者对于虾皮24h的印象,社群团队以数字「24」创意发想,与粉丝们互动。(图/虾皮购物提供)

从现实层面来看,社群团队做这么多,为的就是要导流转换带动业绩成长,不过廖宇凡认为,虽然最终目的是销售,但要做到让消费者愿意黏着在服务的手段有很多,除了从价格、免运切入,社群也是其中之一;此外,在这个年代,社群更是提高品牌力的一个很好工具,不只是买东西,还能够提供很多有趣的生活娱乐内容,加深对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