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2030减碳目标无法达成 智慧移动产业吁政府:应冲刺2024电动机车破百万
▲协会理事长王健全与产业链上中下游代表连署签名,呼吁政府支持电动机车产业发展。(图/SMAT提供,下同)
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RT MOBILITY ASSOCIAOTION TAIWAN,下简称SMAT)17日举办记者会,号召超过七十家上中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连署,要求政府兑现承诺,继续推动「2030电动机车新售35%」永续目标。在记者会上,共有百位智慧移动产业链业者出席,请求政府必须协助推动交通运具电动化与支持环境永续发展,立委洪孟楷也到场力挺连署行动,推动运具电动化以及支持环境永续发展。
SMAT理事长王健全表示,世界各国均积极发展运具电动化并提供相关补助,但自2020年开始,台湾政府对电动运具的支持力道减缓,反而补助民众购买燃油机车,导致今年的电动机车销量衰退近三成,市占率腰斩,整体产业链叫苦连天。他强调,政府既然已经在《台湾永续发展目标》中订定「2030电动机车新售35%」的减碳目标,就应继续坚持,同时要制订短期目标,做出施政成绩,因此再倡议让「2024电动机车破百万台」,这也是协会给蔡总统的一帖良药,应鼓励业者全力配合,以加速台湾经济的成长发展。
根据交通部公路总局的资料显示,自2015年开始,电动机车的销售比重,每年都接近倍数成长(详见下图),但今年的销售比重和去年相比却几近腰斩。参与连署的业者纷纷表示,政府政策急转弯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也冲击电动机车的整体产业发展,产业界非常忧心,期盼政府制订政策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回归永续发展目标。
▼2015年开始电动机车销售比重。
过去经营传统机车行的立信轮业董事长张桢彬表示,「今天来到连署现场,真的希望政府能听到产业界的声音」,以前政府砸大钱补助电动机车却毫无成效,直到近三年来,传统机车行才从消费者的反应中,看到充满希望的电动机车产品。因此希望政府能持续鼓励电动机车产业,传统机车行才有发展机会。
从政策面来看,环保署今年起补助购买七期燃油机车的政策,已多次引起环保团体的重砲抨击。依据环保团体整理的资讯,今年全台有十二个县市环保局加码对七期燃油机车进行补助,从一千五百元到一万元不等,加倍带动油车买气。交通部最新统计,七月油车领牌数高达八点六万辆,近三年新高,形同变相诱导社会增加移动污染源,对整体污染依然不减反增,有害无利。
▼智慧移动产业链与莅临贵宾共同力挺连署「2030电动机车新售35%」、「2020电动机车破百万台」。
SMAT秘书长郭锦程进一步解释,《台湾永续发展目标》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具备减缓调适行动以因应气候变迁及其影响」,根据国内现况,目前在第一阶段达成减碳目标的就是运输部门。因此,政府应该要再接再励,并设定短期目标「2024电动机车破百万台」,让减碳政策绩效长红,同时推动台湾电动机车产业成长。
本次参与连署的企业涵盖智慧移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包括全台最大的车材供应厂全兴、从ICT产业跨足智慧移动产业的台林、国内老牌电线电缆厂大亚集团、生产电动车充电桩的裕电能源、电动机车品牌厂Gogoro、宏佳腾,一直到最下游的传统机车行,近70家横跨各领域的厂商共同向政府发声倡议,这是智慧移动产业链有史以来最大集结。
▼产业界齐聚一堂,力挺《台湾永续发展目标》中「2030电动机车新售35%」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