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梓翔/「爱慕你,梅地亚」,全媒体是什么东东?

▲未来抓住全新的「梅地亚」,将是胜出关键。 (图/Martin Gysler/flickr)

文/游梓翔(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华语世界,愈来愈多媒体人或研究者提到「全媒体」,但大多语焉不详,未能厘清「全媒体」的具体含义。「全媒体」到底是什么东东?很多人都有疑问。

「东东」这类说法来自网路,「全媒体」当然也和网路或互联网脱不了关系,但只靠网路概念不足以表达「全媒体」到底在「全」什么?和过往媒体有何不同?

多年前我曾翻译了传播学之父施兰姆(Wilbur Schramm)的巨著《人类传播史》。书中描述了科技进展一次次带来了人类传播的巨变,例如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电脑、卫星。而现在,一项最新巨变正在发生,网路带来的「全媒体」时代为人类传播史写下新的篇章

今日的媒体生态有四种主要媒体类型,我称为「媒体4W」。因为要经道路配送,传统纸媒可称为「路媒」(Way Media),透过无线有线电波传送的广播电视是「电媒」(Wave Media),网路上的各种线上媒体是「网媒」(Web Media),而以网路社群关系为基础的媒体型态则是「群媒」(We Media)。其中「路媒」与「电媒」被视为「旧媒体」,一般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指的是「网媒」与「群媒」。

但若用「新媒体」来描述目前的媒体发展,似乎不是最佳选择。相对于「路媒」,「电媒」也是新媒体,而今日的新媒体,未来必将变旧。而「网路媒体」、「线上媒体」、「数位/数字媒体」等名词又各有不足,代表这个传播时代的最好选项似乎就是「全媒体」。

「全媒体」的英文是「Omnimedia」,「Omni」的中文发音接近「爱慕你」,英文原意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在」。这个词虽然在英语学术界尚未被正视认可,但早有一些强调自己提供全面服务的媒体公司使用了「Omnimedia」的名称。

「全媒体」或「Omnimedia」,是要指出这个传播时代的两大现实——

第一个「Omni」,我把它看作是「One Media, Numerous Integrations」(一个媒体,整合内容)。数位网路科技推动下,媒体发生了「融合」或「汇流」,过去泾渭分明的不同媒体,合流为一,这是「all in one」,单一媒体便「包罗万象」。因此报纸也有影音连结,电视也有文字平台,所有媒体都要有互动成分,追求电视、电脑、手机「三屏合一」,内容多元呈现。愈来愈多媒体抗拒路媒、电媒、网媒、群媒的分类,它们唯一适合的类目是「全媒」,一个「包罗万象」的「全媒体」。

第二个「Omni」,我视为「One Media, Networked Individuals」( 一个媒体,连结众人),数位网路设备普及下,媒体内容的生产制作和流通发布不再掌握在少数媒体公司之手,原本被动消费媒体内容的听众也能参与内容产制,出现了澳洲传播学者布伦斯所说的「又产又用」(produsage),使用者成了「产用者」(produser)。而这些产用者借由「群媒」相连,无论称之为用户产生内容(UGC)或是同侪共创(peer production),他们彼此共写共创共享。套用「平台商业模式」学者们的观点传统媒体的「管线」模式早已落伍,现在一切都是「平台」。这是一个全部人都可以是媒体人的「全媒体」时代,媒体是「one for all」,「无所不在」。

正因为媒体进入了「包罗万象」与「无所不在」的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在这个「全媒体」时代面对两项重要挑战——

首先,对于想以媒体为专业的人,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培养他们具备更好的「全媒体精熟力」(Omnimedia Proficiency)。专业媒体人再无法以单一类型媒体的训练为满足,而要能从媒体管理、企划、生产和行销等不同层面,贯通文字、图像、影音、互动、连结等多元内容。这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不能不打破传统的科系疆界。自此学院中的不同专业不再是部分学生专属包厢」,所有师生都必须「巡回」,能把不同专业「走透透」,就算做不到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八般武艺也不能少。

其次,新闻传播学院要让传播专业以外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全媒体识读力」(Omnimedia Literacy),让他们在这个媒体「无所不在」的时代成为更好的媒体产用者。一方面要让他们具备运用无所不在的智能设备,生产好的媒体内容的基本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专业职场展现传播人的优势;二方面则要培养他们在透过无所不在的屏幕使用媒体内容时,具有足够的批判、思考与区辨能力。「无所不在」难逃「良莠不齐」,如何从众多讯息中辨明好坏真伪,例如判断「假新闻」与资讯来源的偏颇,对生活在「全媒体」时代的我们将比先前更为重要。

虽然挑战不小,但能够身处在一场现在进行式的传播革命中,探索其中的无限机会,还是令人非常兴奋。在这个「全媒体」或是「爱慕你,梅地亚」(Omnimedia)的时代里,无论个人或是传播学院,谁能掌握趋势、抓住这个全新的「梅地亚」,将是胜出关键。

好文推蔫

何宗武名嘴化的大数据和金融科技--现代人随机起哄

秦琍琍/大学推甄面试:纵深思考和逆向思考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游梓翔,世新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本文经《立报》同意授权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